第185章 战略机遇期(二)
建筑材料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类建筑物资,而定居者们则抓紧有利的战略机遇期,不断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样的国家,才是一个具备冷静、清醒头脑的国家!
不过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在负责拓荒的国家开拓总局的协调下,乌江地区粮食富余的靖江县、永安县乃至大兴港,都可以源源不断地就近提供大量谷物供开拓者们食用——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到更南边的商城港一带调运,总之方便得很。
该建筑除使用了大量的石料外,还应用了许多铸铁、熟铁和水泥材料,使得整个建筑的坚固程度再上一个新台阶。随着东岸建筑材料公司(经多次增资扩股后,目前工商部占股约60%、东岸公司占股20%、交通部占股10%,另10%股份由自然科学研究院托管,每年所得分红用于支持该院在建筑行业的研发)在大兴港设立了一家分公司,大兴港附近就兴建起了一座石灰窑、一座砖瓦轮窑、一间石材加工厂和一座新式水泥窑。
本地居民们在开垦之余,他们更多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农田水利、水库、城镇建筑、供水设施和排污管道的建设。尤其是其中的集中供水和城市排污设施,更是卫生部要来验收的重点项目,容不得半点马虎——在这方面东岸人是有过血的教训的,因为城市排污系统落后,很多居民的卫生习惯也不好,这使得疾病的发病几率大大提高,而在缺医少药的东岸,一场恶性流行病的后果往往就是数百上千人的死亡,这是谁也无法承受的后果。
汤圆的话虽然略有些夸张——因为火车站外的浮雕组群尚在继续雕刻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座融合了东西建筑文化精髓的火车站,无论从实用性还是美学观赏性(壁画、浮雕、雕塑)方面来讲,都是东岸首屈一指的建筑,这一点毫无疑问。
君不见英国佬的北美殖民地就经常饱受疾病的困扰么,一个定居点拢共才数百人,结果因为居民的卫生意识差、卫生设施落后(人畜便溺离居住区、水源过近,且也没有专人来处理这些可能饱含病菌的排泄物),往往一场疫病袭来就能让整个殖民定居点陷入灭顶之灾——这在早期的北美殖民史上简直是司空见惯之事,因此,在东岸,没人敢不重视定居点的卫生设施的建设。
这座火车站的漂亮外观,在东岸千篇一律的砖瓦房屋内当真是亮瞎了一群人的狗眼,以至于乌江地区行署专员汤圆曾经自夸地宣称:“这是暨首都的人民大剧院、青岛县的博览会馆之后,全国第三大‘奇迹’建筑。”
而包括大兴港在内的这四个定居点的城市排污及供水系统,据专业人士测算共需水泥约六千吨,红砖就更不得了了,可能需要上千万块,几乎就是建筑材料公司大兴分公司砖窑厂全年四分之一的产量了,消耗可够惊人的。
这座乌江航运的终点港(因该段乌江上游河流落差较大、有瀑布,故航道至此断绝)经过好几年时间的建设,如今终于也有模有样了起来。特别是由国家铁道总局投资兴建的大兴火车站(西北铁路的终点站),外观飞檐画壁、气势不凡,大批从远东明国和意大利地区掳来(或雇佣来)的石匠、雕塑家、画家、建筑设计家们在这里共同工作,并穷尽他们的心血建立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石质建筑——火车站。
不过消耗再大也要建,东岸人在这里修砖窑厂、石灰厂和水泥厂不就是为了这事么?好吧,或许还有部分建筑材料是为了修铁路用的——目前西北铁路四期工程大兴港至富安乡段46公里的铁路已经修通,工程建设人员们正在继续从富安乡往东修建铁路——但这并不能算是主要用途,真正用量最大的还是几个定居点的城市建设以及大兴港码头这个吞噬建筑材料的大窟窿。
1652年8月7日,大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