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8章 大建设(一)

第8章 大建设(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港口选址定为大鱼河北岸,面向大西洋。水下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查都可以直接套用21世纪的数据,比较方便。港口外直接就是一片开阔的深水洋面,平均水深达8米,海底为砂质,大船可直接靠岸,是一片理想的锚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天然防波堤的防护,需要人工修建。

今天是每月一次的执委会全体会议,一般商议的都是重大事项。

萧百浪辖下的建设局(前建筑队)原本拥有60人,这次又额外调集了100人参与港口建设。规划中的港口仓库和堆场首先开始建设,仓库主要以大型红砖平房为主,堆场则在码头后方,纵深200米,使用面积达5万平方米,不过其实质上就是一片平整的草地而已。执委会计划等将来有条件的时候再把堆场浇上水泥硬化。

这种情况之下,水泥窑和石灰窑自然也就只能产产停停,吨料煤耗大得惊人,驳船上的那点煤炭可不够折腾太久。无奈之下,执委会在生产了部分水泥、石灰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暂时关停了这两座土立窑。待石灰石达到一定储量后,再重新点火生产。

疏港公路的建设也极为重要,初步的计划是以烧砖的废料来铺路面,再使劲压实。路边挖好排水沟,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雨天路面的软化导致的坑坑洼洼。同样,待材料压力缓解后,执委会最终会将这条路改建为水泥公路。

这两座窑都是立式筒窑,采取顶部投料,底部出料的方式工作。配料、粉磨、投料、出料均由人工完成。水泥窑设计产能为日产10吨,石灰窑设计产能为日产20吨。当然,这是在原料供应充足连续生产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理论数值。而穿越众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短缺,尤其是石灰岩的开采。一是人手不足,二是没有机械、炸药,全凭手工开采,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一天运气好时能开采个两三吨,运气差时一吨都没有。

至于防波堤、灯塔和炮台的建设,目前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留待日后了。

这两天大鱼河南岸的工业区是热火朝天,造纸作坊、水泥窑、石灰窑相继投产。造纸作坊先不谈,这两座土立窑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现代那可都是产能低、能耗高、污染重的淘汰企业,但是现在穿越众们条件有限,只能上马这种土项目了。

在执委会的计划中,整个码头将在两年内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堆场、仓库和简易木质栈桥将在两月内完工;第二阶段疏港公路将最迟在1631年2月15前完工。

1630年11月2日,小雨。西印度公司武装商船橙色河流号已经在一个星期前扬帆而去,临走前库艾特船长委婉地建议希望穿越众们建个正式码头,以方便他下次来的时候靠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