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前夜
在东岸陆军和西班牙人交战的消息传回本土后,洛阳府各部门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下场与西班牙人开战,这是早就确定的事情,但何时开战却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
战争,已经一触即发。
事实上登莱开拓队还真不是杞人忧天。
执委会在9月10日召开了会议,讨论没有结果,唯一的结果就是,9月底召集所有建国者议会议员,对是否与西班牙王国开战进行讨论。如果讨论再没有结果,那么直接进行投票表决。
前抵此处的东岸士兵尚不足两千人,且都是保安团民兵。但他们依旧勇敢无畏,当着西班牙人的面构筑出发阵地,一点也不避讳。有几次西班牙骑兵靠近侦察,还被他们开枪驱逐,嚣张之程度可见一斑——废话,都正式宣战了,开枪能咋地?
9月初,东岸陆军在西班牙南部作战的消息传回洛阳府,缓战派的主要官员们暴跳如雷,一天之内不知道砸坏了多少杯子。而急战派的人则弹冠相庆,认为事情发展至此,再也没有转圜妥协的余地,是时候下场参战了——至少,可以先对西班牙王国宣战!
而在巴拉圭一带,东岸陆军甚至要更迅速一些。他们在10月2日就抵达巴拉圭河西岸,建立了一个临时营地。因为没有进一步的命令,他们只能在此等待,一边警惕地观察着河对岸西班牙军队的部署,一边仔细推演渡河作战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应该说,双方的说法都有道理,也各有一群支持者,因此最终谁也不能说服谁,国家继续保持着原先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是缓战派赢了。但那只是在局势没有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而现在,变量出现了!
这部分人,同样是民兵,来自河西地区行署辖下的各县,大概有两个保安团两千名士兵的样子,目前补给充足,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渡河一战。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县保安团正兼程赶来,预计10月4日可增援到位。
缓战派则认为现在还不是介入战争的最佳时机。欧陆各主要国家的血还没流干净,物资还没彻底消耗完毕,这个时候入场,人家还有余力,还可以调整部署,东岸共和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尤其是宝贵的军人生命。他们建议,继续镇之以静,只要敌人不主动挑衅,可以继续出售非管制的物资,包括粮食、武器、布匹、金属制品、日用品等商品,为下一阶段的战争积累资金。
在西北方向的银台、延福等镇,一支人数超过六千的主力野战部队也已经到位。这支部队被称为“查尔卡斯支队”,以陆军第七混成团为主队,临时加强了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及辎重、工兵部队。支队司令是第七团团长杨洋中校,骑兵出身,作战勇猛、凶悍,该部将独立负责这一方向的作战,目标是快速突入查尔卡斯,控制当地的各种矿山。
毋庸置疑,如今的东岸政府内部没有主和派,只有主战派。但主战派也分急战派和缓战派,急战派主张尽快投入战争,早一日获得胜利,便早一日获得敌人的土地和资源,然后早一日将其转化为财富。他们认为,现在全社会很多部门都已转入半战时生产体制,民兵早在两年前就加强了各项训练,如果不尽快发动战争,那么维持成本实在过大,白白消耗资源。
该部在10月2日中午誓师出发,朝查尔卡斯前进。未来的话,后方也会组织相当数量的保安团来维持后勤线,这个方向上的东岸官兵数量保守不会低于一万五千人,以求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