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狩猎之国(八)
讲了十来分钟这样的“废话”,王大壮瞥了一眼底下又变得有些嘈杂的干部们,同时篱笆外也有一些过来围观的村民,他丝毫不受影响,又正儿八经地点评起了之前奋斗乡的工作,重点阐述了他们在防洪大堤的修建、灌溉水渠的挖掘以及森林灌木的清理等方面的得失。他没有特意批评谁,也没有着意表扬谁,只说明年财政部会在全国范围内发售新型水利彩票,届时会有不少资金拨付下来,用作他们这里水库、水渠、堤坝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没办法,这就是现实!现在出生在本土的国民已经占据了东岸人口结构的主流(59.2%),从血统上看他们很接近东方的中国人,但文化上却已经有些不一样了,这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秩序、环境和其他很多因素有关。
在这个时候,他稍稍提高了一点声音,面容也慢慢严肃了起来,这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王大壮表示,他不会没完没了地允许一些人低效率的工作和敷衍的工作态度,他是国家开拓总局和民政部联合授权在此主导工作的干部,截止到目前为止,奋斗乡的建设进度总体而言还可以忍受,但一些人的工作有待改进。他会尝试着给他们一些耐心,如果在明年上半年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的话,他会直接调整这些人的职位。
可以预期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最先结婚的其实还是那些出生于东岸本土的年轻人们。他们之间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更相近一些,同时也有一定的资本——虽然离家时携带的一点浮财已经在开荒过程中消耗殆尽了,但一些想念、关心孩子的父母依然会想办法寄一些钱物过来,这使得他们这个群体的生活境遇要比其他人好不少。
没有人能有借口,王大壮说道,即便是受到印第安人的袭击也不能作为借口,所有项目的完工节点都必须在计划书允许的时间范围以内,不得延误。当然了,他也谈到,印第安人的袭击和西班牙人的暗中破坏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这一点他会向上级申请部分粮食、物资和金钱,然后在全地区组建一支半职业的守备队,对印第安人进行讨伐,不过他仍然希望拓荒工作被延误。
这一千五百名拓荒者里,照例有超过三分之一是远东移民,三分之一是本土出生的年轻人,接近三分之一来自转正的非国民劳务工。这些人里已经结婚的比例相当低,有也是来这里之前便已经结婚了的,但这并不常见。
王大壮的这话让与会众人有些震动,会场上叽叽喳喳的声音没了,所有人都仔细听着他的话,思索着接下来该怎么去落实。大家能坐在这里人五人六的,都是经历过一番竞争的,东岸官吏一体,他们这些微末小吏也是有机会升到台阁大官的,因此并不想在一开始就给自己的人生设置障碍,除了那些年纪较大的人之外,之前噪音也多是因他们而发出。
请原谅我们在这里使用了“只有”这个词,这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的。其实在荒凉的河西地区,拥有一千五百人的奋斗乡其实已经相当热闹了,甚至比许多设立已久的西班牙城镇都要热闹。
“大河以西的农业条件是极好的,土壤和气候也是顶好的。在这一点上,天尊并没有亏待我们。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将自己所有的热情投入到建设之中,完善我们美好的新家园。河间地区的人民是值得称赞的,他们用勤劳的双收,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建设,驯服了凶猛的洪水,建设了巨大的农业灌溉设施,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对此,我们拿到能够无动于衷吗?”说到最后,王大壮的声音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堪称振聋发聩的程度,同时这话的分量也是重逾千斤:“没人天生比别人矮一头!河间地区的水利工程是通过五十年一千五百万投资(目前仍在继续),以及全体人民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一手一脚建立起来的。他们行,我们也能行,也必须行!不行就换人!我的话就说到这里,散会!”
与金达莱一起在进取乡视察了几天后,王大壮又骑马前往了更南边的一个新设定居点,名曰奋斗乡,位于后世巴拉那河西岸的佛罗伦西亚小镇附近,一个目前只有大约一千五百人的新辟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