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16章 新发展 新机会(二)

第216章 新发展 新机会(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前一后两艘船只开进了乌拉圭河。

“也不知道这种生意能够做到什么时候。”看着船只慢慢靠港,张易澜百无聊赖地站在前甲板上,脑海里还在思考着:“不过即便未来政府取消了东方移民的人头补贴,我也要尽量把这生意做下去,大不了提高船票售价嘛。而且,到了那会,印度洋的各个殖民地发展得也很好了,沿途做生意应该也会赚一些,应该不至于太亏的。”

好在东岸人不像欧洲人那样讲重商主义当做骨子里的东西,他们提倡自由贸易,全球各国市场消除贸易壁垒,因此对于国内刮起的“中国热”、“印度热”甚至“墨西哥热”(以龙舌兰酒、胭脂虫、生漆为代表的一系列墨西哥商品)并不是很在意。东岸从那里进口的多是初级产品,买得再多也不会威胁到本土的产业,而他们出口过去的却是工业制成品,这里面的利润又多大所有人都十分清楚。

在这些人当中,明人数量大约有177.7万,占比28.5%;出生在本土的二代国民数量约为363万,占比达到了58.3%,是确定无疑的人口中坚了;欧洲裔人口占比和以前相差不大,处于缓慢下降的状态下,大约占到了13.2%的样子,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0%-20%的区间之内。

正是他们这些人,年复一年地将大量印度货卖到东岸。这种贸易的总金额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使得东岸在全球各处贸易十分强势的当下,对印度竟然是贸易逆差,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感到惊异的事情。数量众多的印度人创造了巨量的财富,但他们却因为贫穷、封闭以及小农经济的影响,对外界商品的输入非常不感冒,就如同中国大陆一样。东岸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以及其他欧洲商人们集体奋斗了一百多年,也只让印度人接受了包括钢铁制品(这是英国出口印度的拳头商品)、五金器具、火枪大炮在内的少数种类商品,商业开拓并不是很理想。

此外,非国民劳务工的数量因为补充的减少而持续下降,目前只有21.6万人了,其中白人数量最多,达到了47%,黑人数量其次,有42%,剩下的基本都是印第安人了。而按照国家的政策,黑人和印第安人都是要送走的,因此如果不想想办法的话,曾经庞大无比且为东岸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非国民劳务工团体,怕不是要萎缩到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步了吧,这对东岸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这便有了之前南村水厂的官员代人传话,要求戈什金再想办法在乌克兰“搞一笔大生意”的事情,说起来都是因为缺乏苦力导致的。

印度商品,已经在东岸热卖了许多年了,民众对其依然非常追捧,各种货物经常是供不应求,因此从事这方面贸易的商人很多。其中大头自然是国营的东非运输公司了,不过随着东岸的经济发展,民间积蓄的财富的增长,各种小规模的私人贸易公司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在最近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

对了,之前似乎一直忘了提一件事,那就是即便是坐私人船只来到东岸的东方移民,也是可以自动获得东岸国籍的,与官方移民是一个待遇,且统一纳入国家开拓总局制定的安置计划之中。与他们相比,欧洲裔移民就要苦逼许多了,他们每个人都要在东岸工作满五年且通过汉语对话考试才能申请国籍。

当然两艘船装载的商品有些区别,第一艘船满载来自印度、澳洲和波斯的商品,有茜草、粗生丝(旁遮普蚕丝)、红玉髓、宝石、虫漆、阿仙药、安息香、茴香、马海毛(产自澳洲山区,是近年来澳洲出口本土的拳头产品,价格很高,多为有钱人制作衣物)等,品种丰富,价值很高。

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非国民劳务工从事的什么样的工作、拿的什么样的工资,你随便去青岛港的大街上拉一个人过来问问,他都能用一种怜悯的眼神和你说个一二三四。更何况,听说最近东岸国内还有一股修改《宅地法》的呼声,即要求在下次建国者议会开会时重点讨论是否将非国民劳务工工作的期限从五年延长为七年,以进一步压榨他们的血汗。因此,与他们相比,到了就自动获得国籍,可以分地的东方移民,不知道幸福到哪里去了。

这是两艘吨位不过三百来吨的“小船”(在欧洲则是妥妥的中大型船只了),从海关稽查的走私品专场拍卖会上拍下,在本土稍微改装、修缮了一下之后,现在拿来跑起了远洋贸易,倒也没任何不适合之处。

很多时候,张易澜都为这些人感到幸运,因为这是东岸政府在牺牲全体老国民的利益,来补贴他们这些新来的移民,这种事情,未必能够一直做下去。与他们相比,先在林场、矿坑、农田、沼泽、下水道和建筑工地上挥洒五年汗水的非国民劳务工,似乎才是正确的“操作模式”——这五年就相当于他们加入东岸的门票,价格昂贵!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