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海外利益(七)
“希望黑海那边俄国人最终知难而退吧。要是这仗一打起来个三年五载的,我还不得为毛君那帮人准备个几百万元贷款啊……”高文刚最后无奈地想道。
“这个毛君,尽给我出难题。”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原本潮湿闷热的加的斯港的街道上也渐渐有了一些清凉的味道,高文刚将窗户打到最大,以让更多的凉风吹进来。他现在太热了,既有天气的缘故,但心情的烦闷、焦躁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没办法,谁让如今热那亚人愈发依靠东岸人的庇护了呢!法国东方舰队封堵该国港口的事情刚刚平息了不到三个月,说起来还是高文刚联合荷兰上门调解的呢。不就是给西班牙人造几艘军舰的事情么,多大个事啊,协调一下也就解决了,至于上门喊打喊杀么。
不过现在问题摆在自己面前,总是要解决的!毛君中校已经正式行文自己,要求东调去哈吉港“以防不测”了,自己到底该怎么回答呢?直接拒绝肯定是不行的,自己对他们葡萄牙驻屯军没有统辖之权,人家真要走,自己肯定是拦不住的。现在毛司令之所以还正式发公文过来,说起来也是看在超过一半粮饷要由他高文刚来批准拨发的缘故罢了。
其实,在历史上的时候,因为没人给热那亚说话,几个强国都奉行绥靖主义政策,因此使得法国人信心极度膨胀,派出舰队直接封门,并且炮轰热那亚的港口,制造了让人震惊的侵略事件。后来,法国人持续不断地封锁热那亚,切断了其主要粮食供应地西西里岛与本土的联系,再加上威胁派陆军登陆,最终迫使热那亚人投降,并派出使节到巴黎接受了法王路易十四的羞辱,签订了一系列的保证书后才得以解除封锁。
所以,这支军队在他看来就是个摆设,没任何作用。而且还是一个耗资昂贵的摆设,一应开支都要他高文刚想办法,偏偏他还没什么指挥权,这简直让人无法接受。也不知道本土的大老爷们怎么想的,竟然也不阻止军部的这帮混球,这几千人的外派军队有屁用啊,还不如海军战舰实在呢!哼哼,看来国内如今尽是一帮昏庸之辈了,若是我回去担任执委会委员的话,肯定会想办法否掉这个决议。
在这个过程中,奥地利持默认态度,英格兰、瑞典等国无所谓,当事人之一的西班牙更是当了缩头乌龟,只有荷兰人表示反对,但孤掌难鸣,最终让法国人得逞,一如他们在弗朗什孔泰、卢森堡、南尼德兰等地的小规模的扩张行为一样。
当然他更不认为这支部队有资格参与到目前正在南尼德兰发生的武装冲突中。法国军队战斗力强横,声名远播,在尼德兰和莱茵河一带纵横无敌,你没看奥地利、西班牙都避其锋芒了么?也就荷兰人在花钱招兵买马,并且不断挖掘壕沟、修缮要塞,防引火烧身罢了。东岸人这两千多兵马,即便战法再先进,武器再精良,又有个球用!还不够人塞牙缝的!
但在这个时空,东岸人肯定无法坐视盟友热那亚共和国遭受如此对待了。他们在事件爆发后没多久,就开始积极介入,调动了多艘运输船,从黑海北岸满载粮食而返。法国军舰许是没得到授权的缘故,显得无比纠结,面对这些悬挂着东岸国旗的船只又想拦又不敢拦,最后只能捏着鼻子放行,封锁也就不攻自破了。
说实话,文官出身的高文刚不认为他那两千多人的部队——原本员额是1770人,以陆军第七混成营为主体,到葡萄牙后又招募了一些步兵——能够发挥多达的作用。俄罗斯人一旦南下,那就是十几万二十万军队,是你这几千人能掺和的吗?
随后,东岸人揪着西班牙,联合荷兰人,与法国人进行了一番紧急斡旋,最后在热那亚共和国保证交付完这四艘军舰后,不再为西班牙王国建造任何船只的情况下,法国人最终同意放他们一马,比起历史上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了。由此也可看出,关键时刻有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出头,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结果。相信热那亚人经这一事后,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东岸人在西地中海的影响力,会更紧密地团结在东岸共和国的旗帜之下。因此,高文刚觉得,去找热那亚人贷一笔款子用用,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就在刚刚,秘书给他送来了一份加急文件。加急文件是从葡萄牙北部的维亚纳堡发来的,用密语写成,秘书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其翻译整理完毕,然后用交给高文刚审阅。内容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屯驻在那里的葡萄牙驻屯军想动弹了,想东调到克里米亚半岛去,以应对那边越来越复杂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