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杭州湾(二)
“南明那边有什么动静吗?”刘海洋继续问道。说实话,南明那帮君臣在大战略上真的是一塌糊涂,说是其蠢无比也不为过,基本上干的都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他还真怕盘踞在湖南南部的何滕蛟会起什么幺蛾子,这都是很难说的事情。
这些船只离开后,机动能力大减的东岸军队再也无法自如地发起反击,因为他们此时只有四艘舰船(海军炮艇与一艘运煤船组队前往九江一带,袭击为济尔哈朗部转运物资的清军小船,拖其后腿)可以用来运输物资和人员了。而这显然也让原本疲于奔命的浙江清军暂时缓了一口气,得以从容调整布局。
“顺国的将军们一致同意向清国发起反击,他们目前集结起了十万余人,兵分两路直捣荆州。左路由左营制将军刘芳亮统领,右路由右营制将军袁宗第统领,这两路都是主力精锐,带足了粮草,此外还有我们支援的一些西班牙火绳枪和青铜火炮,打下荆州应该不成问题。此外临朐男爵高一功率田虎、杨明起等前营将领四万余人前出湘楚边境,随时准备接应。”说到这里,胡安少尉也是摇了摇头,显是对顺军的分兵战略不满:“他们最近一两年来败多胜少,对上清国军队时有些不自信,因此总喜欢分兵多路,怕被人一锅端了。”
在看到黄衣贼水师船只北上后,王朝先觉得下面再也无甚搞头,因此在知会了刘海洋一声后,开始率军往舟山退去。该部两万余人(已扩军)稍事休整后将前往南边的健跳所,与张名振、阮进二人汇合。听说驻跸沙埕港的鲁监国也有意重返浙东,这样就更好了,大家合兵一块,粮饷暂时也不缺(前阵子缴获颇丰),正好可以图谋大业。
“直接说重点。”刘海洋与胡安少尉互致军礼后,便止住了他可能的例行汇报,直截了当地说道:“李过那边怎么说?”
慈溪岸边此时一字排开停了八艘内河炮艇,每艘炮艇上都载了约百来人,他们服色很是杂乱,但纪律性却很不错,上岸后就在军官的叱喝下开始了整队,且效率挺高,让刘海洋有些刮目相看。
刘海洋闻讯后,劝阻了欲前往汇合的王朝先,然后率兵于9月25日再度于松江府境内登陆,掳掠一番调动清军(南京派来的援军)后,再度登船离去,并于十月上旬突然出现在了长江沿岸,兵临镇江府,让清军好一番鸡飞狗跳,顾此失彼。
“郭升现在已经升任中营右果毅将军,是李过的心腹大将,他也经常在李、刘、袁、高等诸位将军面前说我们的好话,对我军的战术也颇为推崇。因此,这次顺国又派了一批人乘坐我们的快艇来到这里,希望我们能够帮他们对部队进行整训。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希望给部队进行换装,当然他们说会出钱的。”胡安少尉指了指正在慈溪岸边依次下船的一拨人,说道。
这个时候的南京,兵力已经相当空虚了,更别提紧临这里的镇江了。原本屯驻在这里的部队部分调往了江西支援济尔哈朗,部分南下支援杭州,剩下的兵力自保有余而进取不足,因此只能坐视东岸大军在附近乡间耀武扬威收集粮草。
“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帮酸儒文人也就这点水平了,不奇怪。”刘海洋冷冷一笑,然后刻薄地说道:“我看鲁王所部都比他们清醒多了,至少人家在朝不保夕的情况下知道玩虚的屁用没有,先保存自身才是王道。为此,他们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身段也比永历那帮人软很多。南明那帮蠢猪只会不断地制造敌人,覆灭也只是朝夕之间的事情。要不是李过暂时不愿意自相残杀,我们也不赞成,顺军说不定早就灭了何滕蛟这种拥兵自重、阴有异志的蠢货了。”
而来自大顺的刘国昌、刘世俊、蔡华泽等人,则在东岸人的建议下退往了浙东宁波府一带。这里物阜民丰,地形绝佳,离舟山群岛也近,是可以当做根据地的所在。刘海洋建议他们征发民夫在余姚县通往鄞县的山间甬道内修建棱堡,这里地形狭小,棱堡修完后再架上大炮便可控制全局。清军如果不拔除这颗钉子的话,大股部队将再也不能轻松地进入宁波府腹地,这样一来,顺军也许便可以趁机盘踞在这里了。当然了,如果事有不谐,他们也大可以在东岸海军的协助下退回海上,方便得很。
“胡安少尉回来了!”一声报告惊醒了正在遐思中的刘海洋,只见他整了整因连日战争而沾了些灰尘的军服,然后转过身来看向正停泊在慈溪岸边的一艘东岸内河炮艇。此时炮艇甲板上一名矮壮敦实的海军军官正跃到了岸上,然后朝刘海洋走来。
1649年11月初,就在南方的刘海洋绞尽脑汁想给清军制造麻烦的时候,在北方的山东战场,从山西返回的清军前锋也出现在了河南归德府与北直隶河间府境内,战云再一次笼罩在了山东上空。而东岸人当然也很快就发现了清军的动向,毕竟数万大军的动向是很难隐瞒的,东岸人按照事前制定的计划,开始收拾行装,做好了撤离济南城的准备。
10月10日,东岸大军攻克了清兵把守的京口渡,清军败退前未及烧毁存放在这里的巨量漕粮和税银,因此全数落入了刘海洋、刘国昌、王朝先三人之手。这二十余万石米粮,以及数目多达四十五万两的税银,足足装满了十余艘1200吨级的机帆船,而东岸人也在这里转运了整整十多天。期间南京方面派过来部分军队试图夺回京口渡,但在有海军舰炮支援的东岸军队面前并未讨着好,狼狈退去。
“另外,听说投靠明国的顺军将领郝摇旗、刘体纯、王进才等人也过得很不容易,他们被明国分调到广西、贵州一带,镇压当地叛乱的土司,同时与清国、张献忠的西国军队作战,损失不小。另外,他们部下中多是来自陕西、河南的士卒,在贵州、广西一带因水土不服而病殁者甚众。而且当地的明国官员和地方绅士们也很仇视他们,故意不发粮草给他们;而他们一旦迫于无奈自筹粮草时,这些人又会骂他们纵兵劫掠,然后调集军队想要消灭他们。总之。明国看起来就没打算过真的接纳这些人,完全是在故意玩弄消耗他们。因此,这几位将军都希望再度回归顺国,据说他们的使者已经和李过的人联络过多次了。”
10月24日,在一把火烧掉京口渡后,东岸大军于月底再度乘船返回了杭州湾,兵力不足的清军疲于应对。原本形势还算不错、能够给清廷稳定提供粮饷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形势,竟然呈现出了渐渐崩解之势。
“我在巴陵和长沙待了三个多月,其间明国和顺国之间只发生了几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顺国因为急着北伐。让了两个县给明国。双方这才消停下来。但我回来前两天,听说南面的明国又在搞摩擦了,他们想要顺军让出长沙,这引起了顺国上下的不满。目前,他们的最高统帅李过李将军(李过没称帝)已率马重僖、张能、李世威、武平孝、王友进、贺兰等中营、后营将领返回长沙坐镇,与他一同返回的还有七万多兵马,这些人本都是能用来北伐清国的。但现实情况却是他们无法集中全力,太遗憾了。”
不过这个时候,清军的好运气也渐渐来了。随着附近海面上东北风的吹起,最多时聚集在这里的数量多达18艘的1200吨级机帆船开始分批往烟台、济州、大泊等地驶去——一年一度的移民运输季又开始了。毕竟东岸人在远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移民,与清军交战还要算到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