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蜕化
他的父亲陈老实一边心痛那几个随儿子一起滚落到水利的纸盒,一边吓得连忙跪在路边,连连磕头。他是长沙府湘阴县的农民,因为去年秋天老家发了大水,生计困难,于是便一咬牙离开了老家,带着仅剩的一点银钱做盘缠,全家到了长沙城里投奔亲戚。
这一点,顺国的上层也并不是那么懵懂无知的。至少,他们也在想办法研究东岸人的经济思想,对这里面的道道有那么一点了解。大力支持商人,基本上已经成了顺国大小军头们的共识,因为只有商人才能为他们快速筹集钱粮物资,舍此之外别无他法,不是么?
“细伢子,滚一边去!”一声暴喝传来,正在路边糊纸盒的陈二狗还没搞清楚状况呢,就一阵天旋地转,然后滚到了旁边的臭水沟里。
顺国的社会与经济,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了深刻的蜕化。
今天陈老实和两个孩子胡乱吃完午饭,趁着还有点时间,便一起坐在租住的破屋门口糊纸盒。结果正糊得起劲呢,去遇到一队鲜衣怒马的官军,走在最前面的一名老卒看样子脾气比较暴躁,直接一脚踹翻了背对着他的陈老实的小儿子陈二狗。
与陈二狗憧憬当兵吃粮不同,他的父亲陈老实就没那么复杂的心思了。这个已经被生活重担压弯了腰的男人,现在一门心思都是干活、干活、再干活。再也回不到村子里的他分外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有朝一日全家沦落为乞丐,那样可就太悲惨了!陈老实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他东家(铁匠铺老板)的生日蒸蒸日上,让他可以在那打更长时间的工。
对了,陈老实的两个儿子没有读书——事实上也读不起,顺国可没有普及义务教育——而是在街坊一个做纸盒的小作坊领了些纸和浆糊,在家帮忙糊纸盒,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可别小看了这些零钱,至少他们这一家四口日常生活的油盐酱等调味品的开支是弄出来了,对于生活普遍不宽裕的城市工人阶层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无论陈老实还是陈二狗,他们都不明白,顺国正在进行的那一场场剿匪战争对他们的生计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大顺朝廷为了确保军队供给,不但限制了很多货物的市场流通,同时也发行了大量的纸钞,这对顺国刚刚兴旺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产业是一大打击。
至于陈老实自己嘛,则在一家铁匠铺内打工,因为他的身材在这个年代算是比较高大的,还有一膀子力气,因此在铁匠铺内做些需要力气的杂活还是很不错的。只可惜铁匠铺中午不管饭,陈老实还得回到家里给自己及两个孩子做饭——一般是杂粮饭,分量也就那样,也不好吃,但勉强能饱肚。
货物的流通减少后,各家工厂的生产也会减少,好不容易脱离农村的工人们面临着被裁员的风险,很多人的生活在一夜之间陷入了困境,全家沦为乞丐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陈老实的妻子因为在老家时就纺纱织布,因此进了这家工坊,每月领工钱一元五角(顺国银元大小和东岸基本一致),还可以在工坊里吃一顿午饭,虽然很粗陋,但也非常不错了。
纸钞的滥发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很多小本经营的个体户或小作坊主的经营顿时陷入了困境。他们本能地削减了生产规模,裁掉了招募来的帮工,以尽可能地压缩成本,维持自家商品的竞争力。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尤其是那些生产民生百货的小作坊,当很多工人因为被裁员而失去固定收入时,他们的商品销售自然也会遇到危机,这都是很明白的事情。
他的亲戚是当年第一批来城里做工的人,如今混得还算不错,在一家规模不大的纺织工坊里担任工头。不过即便是小小的工头,他也有权力推荐工人进厂了,特别是这家工坊正在为顺军生产被服的时候,他们缺人缺得厉害。
所以,这场绵延日久的战争真的是对顺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压制。受到积极影响的,大概也就一些与军工相关的产业了吧,其余的日子过得都很艰难。不过好在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是强大的,商人们在品尝到工厂化生产所带来的甜头后,他们就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道路。只要顺国政府早日结束战争,削减军费开支,然后把那些因为军费不足而临时开征的苛捐杂税取消掉,重新恢复商品的自由流通,抑制住随意发钞的冲动,那样顺国的经济还是可以快速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