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564章 法币

第564章 法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无关人等立刻离开!”1696年12月31日,青岛港博览会大街的联合工业信贷银行网点外,二十余名荷枪实弹的内务部警察正有序散开,控制了银行大门口的各个要点。而在他们身后,多位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正吃力地从一辆重型货运马车的车厢内,抬出一个个箱子,往银行内部走去。

“我也很期待,阁下,如果它能帮助我们打赢战争的话。”乔治·蒙哥马利微笑着说道。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三百多万的货币量供给实在是九牛一毛。石浦造币厂和首都造币厂还得开足马力,多多印刷,争取每个月印个一千万圆出来,如此花个三年时间,慢慢吸收市面上的贵金属货币,完成法币的最终替换——以目前的产能及靖江造纸厂的特需纸张、油墨的供应量来看,基本不可能,还得增加生产线的数量,或者干脆把正在筹建的青岛造币厂尽速完工,这家厂的印刷能力更强。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斯科特大使说道:“别担心,乔治。也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了。”

毕竟这是一千万人口的体量了啊,如果不是东岸银行转账系统相对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水路以及有线电报)发达,资金流通速度较快,这需要的货币量可能还要更大呢,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都是很有可能的,由此可见东岸的“吸金”程度。

“您是指爆发战争?”乔治·蒙哥马利很快明白了过来,笑着说道:“他们很贪婪,应该会积极参加到这场战争中去的。但如果要加入欧洲战场的话,他们的补给线可就太过于漫长了,上帝啊,保佑东岸人的钱袋子吧,那会花费多少金钱呢?也许,这就是他们急着推出纸币的原因吧,纸币总是更容易搜刮财富。”

320万圆的法币,听起来不少,但真的是毛毛雨了。以如今东岸全国958万的人口总数(截止今年年中的数据,其中出生在本土的东岸人占比达67.4%),发达的工商业与对外贸易,全国所需的货币总量可能在三亿圆以上。

“尝到了纸币的好处之后,没人会忍受得住这种诱惑的,无论是在东岸还是英格兰。”保罗·斯科特抽了口烟,说道:“只可惜英格兰大概来不及这种准备了。但我们必须学习东岸人的这种思路,纸币是未来的趋势,而且必须加快动作。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法国人发行纸币的条件都比英格兰要好,因为他们的权力高度统一,但他们政府的信用太差,托不起法币这种信用货币。”

东岸法币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伍圆六种基本面值,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的,因此印刷量最大,石浦造币厂和首都造币厂首批就发行了三百万。另外,拾圆、伍拾圆、壹佰圆三种大面值的,总计也印刷了二十万,这是为了银行间内部结算以及市面上企业或个人间的大额交易而准备的,一般不太可能会出现在流通市场上,就是有可能人家也不敢收,怕是假的。

“也许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可以尝试一下?”蒙哥马利问道。

箱子内装的是即将发行的法币,大号叫“华夏东岸共和国国库黄金兑换券”,因为主要单位是“圆”,故在民间也俗称“金圆券”。新法币金圆券本来是不打算这么快就全面推行的,毕竟这是一国的法币,非常敏感,牵涉到国家的方方面面,非得要试点再试点才会全面铺开。但囿于财政方面一些难以启齿的因素,执委会最终还是决定提前发行,并赶在了1696年的最后一天,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的主要银行开始发行。

“不,他们不行。这家银行在战争期间吃进了太多政府公债,如果这么做的话,可能会引发信任危机。而且阿姆斯特丹的大批发商们对此也不是很感兴趣,至少目前还不感兴趣。”斯科特大使说道:“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东岸人搞出了这种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一种开创,以后肯定会有很多国家效仿的,但一定要限制有资格发行钞票的银行的数量。我想,英格兰一定是最先成功推出纸币的,信用货币版本的英镑、先令,我很期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