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运输线 生命线(八)
谈完了这最后一笔生意,莫三便搭乘荷兰人的船只抵达了里加港,准备视察一下这边的工作。至于阿尔汉格尔商站,他还没打算去,因为现在已经是初秋,去了那边可能今年就回不来了,而莫三公务繁忙,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久待,因此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对了,要不我们成立一个大豆批发商行会吧?”某天在马蒂亚斯宴请的时候,莫三突然脑洞大开,向他提议道。
视察完里加商站后,莫三就将搭乘商站内的一艘二手船,再度返回阿姆斯特丹,稍作停留后便进入地中海,返回奥斯曼帝国。
“我国非常愿意向特里普商行出口各类商品。”莫三高兴地说道:“不过我真建议您可以考虑委托东岸生产铁矿、铜矿以及各家工厂所需的设备,因为这样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寿命更长,更重要的是,至少一半以上的零部件可以互换,这将使得你们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这往往意味着金钱。”
“理论是可以这样。”马蒂亚斯不以为然地说道,“而且热那亚人和我们商行都可以入会,但你们却不行。”
接着,莫三便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不断地向马蒂亚斯灌输着东岸机器的好处——事实上也是如此——荷兰人将会为此节省大量成本云云。说到最后,马蒂亚斯也比较认可了,因此这个常年负责监管特里普商行瑞典业务的老头拍板定下了十余套矿山设备(破碎锤、捣锤及其附属传动设备,以水力或畜力驱动)、工厂加工设备等等,总计金额超过了两万元。而且,马蒂亚斯允诺,如果这些由东岸人按照特里普商行要求加工生产的设备,其使用状况良好的话,接下来该商行还会向东岸追加订购一些设备,并且还会向别的商人家族或朋友推荐。
“那么我们可以联合热那亚人成立一个大豆批发商行会,然后专门销售东岸产大豆,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妙的主意么?”莫三突然兴奋了起来,问道。
“如果使用感觉还不错的话,以后这些在用的设备报废了,就全部淘汰,改用你们的设备。”马蒂亚斯说道,“我认为这是划算的交易,对你我双方都有好处。”
“应该是和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玉米一起当做杂粮出售的,他们在本地根深蒂固,阿姆斯特丹很多银行家、大批发商如果上溯两三代人的话,都能够找到意大利血统。再加上这些杂粮都是新事物,也没什么垄断行会掣肘,因此热那亚人当然能够自如地销售了。”马蒂亚斯思索了下后,说道。
“特里普商行一定会为此获取大量的收益,这毫无疑问。”莫三也使劲吹捧道。
“热那亚人都能在阿姆斯特丹卖大豆,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卖的?粮食么?”莫三对于热那亚人如何运作这些商品的批发销售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出言问道。
双方均无异议后,两人干脆又签了一份贸易协定,有效期五年。在协定有效期内,东岸人按照特里普商行的要求生产加工规定数量的矿山机器、加工机器,并由荷兰船只运往哥德堡。而与此同时,这份协议内还包括了一些东岸采购合同,即特里普商行将把位于瑞典、波兰境内的一部分矿产品出售给东岸人(主要是铅,其次是铜、硫磺),以平衡双方之间的贸易逆差——不过这事对东岸也不是坏事,因此协议就此达成。
“这东西的市场前景很难预测。”马蒂亚斯摇了摇玻璃杯里的意大利红酒,摇了摇头说道:“热那亚人在阿姆斯特丹出售过这些东西,销售状况不是很理想,只能说不亏钱,要想大赚就目前来看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