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外交新局面(一)
“以前总听人念叨,这国与国之间,翻脸比翻书都快。反过来讲,这和起好来的速度也是相当了得啊!”伦敦铁公馆内,东岸驻英格兰大使蔡振国正在接待途径此地前往波罗的海的康丁。
“兴许是俄国人看到土耳其人在乌克兰、波兰南部咄咄逼人的态势后,危机感大增的缘故,最近阿历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沙皇通过英格兰作为中间人,向我递了一次话,意思很模糊,但依然可以看出他们是想和解了,这令我有些惊讶。要知道,俄罗斯和我国之间已经中断外交关系有些年头了,更何况他们当年还做出了很多野蛮的事情,让执委会诸公对其颇有一些负面印象。现在却想要与我们进行和解,我只能说有些突然……”蔡振国亲自给康有道倒了一杯茶,然后笑眯眯地说道:“我个人理解,他们应该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了。伦敦的坦普尔爵士与我私交不错,去年这个时候他去了一次俄罗斯,发现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图拉的两座兵工厂(前者是东俄合资,其实是枪炮修理厂,也能生产火枪,但产能极其有限)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生产有些难以为继。阿历克谢沙皇对此大发雷霆,要求他的官员们尽快解决技术上面的障碍,为此俄罗斯人一度表示希望从英格兰雇佣匠人,但因为俄罗斯不佳的名声,以及英格兰较为不错的工业发展,没几个人愿意去那里碰运气,俄罗斯人颇为失望。我想,这大概是他们想要与我国缓和关系的最主要原因吧,我国与俄罗斯合资的小星星造船厂听说现在连150吨的海船都没法生产,设备也损坏不堪,人员无精打采的。哈哈,可怜的俄罗斯,可怜的阿历克谢沙皇,他梦寐以求的一直都是让俄罗斯的技术更加进步,但如今看来颇有些困难呢……”
没有从市场上攫取的巨额收益的滋润,这企业主们又如何有心思将本就紧张的资金投入到技术进步当中去呢?难道所有的技术进步都靠国家来搞吗?是,国家是可以挤出资金搞科研,但问题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设计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行业的每个角落,国家只能将钱用到最基础、最重要、最具前瞻性的行业。
而如果考虑到俄罗斯人已经在事实上表露出想与东岸进行对话、改善双边关系的苗头后,这个职位的含金量与受关注程度开始与日俱增,不但已经在西班牙安营扎寨的李晴对此关注不已,就连本土的外交委员郑勇都在通过文件与报告关注着这一切。如果他蔡某人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好好表现的话,相信会在本系统大佬的内心中留下一个较为不过的印象,这对未来的助力可就大了。
其他的,撑死了再通过诸如“科学春天”计划这样的基金,对一些有意义的科研项目进行赞助,只能说是一种查漏补缺的行为。因此,东岸绝大部分行业的技术进步,还是得靠包括国营大厂、私人工坊之类的企业进行投资,前提是他们有足够的利润投入进来。所以说,现在外贸收入的急剧降低,所带来的影响是一连串的,有的立时就能反应出来,有的可能要过很久才能看出,但毫无疑问负面影响比较大,急需进行改善。
更别说,在东、俄关系全面破裂的这个年代,驻英国大使已经事实上承担起了与俄国进行对话(如果有必要的话)的任务,届时一旦东、俄关系改善,驻英大使蔡振国很可能还需要兼任一段时间的驻欧大使,这同样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
本土执委会的这种想法,自然也传递到了驻欧全权特使李晴这边。李晴还打着过两年卸任回去接替郑勇宝座的主意呢,因此不敢怠慢,分头给奥斯曼、克里米亚、西班牙、意大利、波罗的海等地的商站负责任写信,让他们制定改善贸易形势的计划,坚决遏制住目前的贸易颓势。而除了这些人外,几个与东岸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的使馆负责人,也接到了差不多同样性质的任务,让他们为东岸商品做推销,充当“东岸制造”的宣传员,想尽一切办法改善贸易形势。
当然了,与驻库尔兰公国大使比起来,驻英格兰大使的职位似乎更加显赫一些。因为英格兰无论从军事、经济还是工业实力来说,在欧洲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值得好好重视。别的不谈,就英格兰这个五百万人口的国家(不含苏格兰、爱尔兰)其钢铁产能占整个欧洲的一半还多,就足以让工商立国的东岸刮目相看了。
康有道如今经蔡振国这么一番解释,对自己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比较了然了,说白了就是充当商业推销员啊!
康有道是本土最新任命的驻库尔兰公国大使,同时兼办瑞典、丹麦、波兰、勃兰登堡-普鲁士等国的外交和商业事务(如果有的话),也算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位了,不知道多少人打破了脑袋想当这个大使。相信若不是康有道能力较为出众,父亲又是老资格的外交官员的话,他也没机会捞到这个职位的。
昨晚孩子咳嗽、发烧,去医院了,今天白天才有时间码字。手头没存稿,一有点事就GG,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