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产能扩张期(二)
8月份的东岸大草原还是非常寒冷的。
但如何使用石墨获得液态钢水,欧洲的各大冶铁工坊主们却不甚了了,其中有人想到了石墨坩埚这个方向,但他们试验下来发现,坩埚内的铁水温度却始终在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上升了。这一定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有聪明人想到了可能需要改进熔炼室的设计,以提高整体环境的温度,但这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工作了,不过目前他们很显然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在德意志、瑞典和英格兰一些工坊内,就已经有人在思考着这么做了。
下午六点,接班的胡老三胡副厂长过来了,两个亲家翁坐在一起,简单交接了一下工作,皮埃尔尤其着重提了一下出口至联合省的那些大炮炮管,胡老三记在了小本本上,表示中班会督促工人们完成,皮埃尔这才放心地下班回家。
相信等到公称压力更大(200吨)的“打铁工-3型”水压机定型生产后,12磅甚至更大口径的长身管火炮开始低成本批量生产,欧洲人与东岸之间的差距还要更大——当然了,现在欧洲人也在努力追赶,比如他们就隐约听说东岸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液态钢水,似乎和一种名为石墨的材料有关,这从他们每年从旧大陆进口大量这种材料就能看得出来(有心人结合下情报、传闻和一些信息,不难猜测)。
而在他走后,几名工人拿着点火器具,开始挨个点亮厂区道路、车间乃至办公室内的煤气灯。这里的煤气灯是由东岸煤气公司负责安装的,就技术上来说仍然是第一代,问题多多,且臭味也不轻,王华督派人过来说要帮他们进行技术改造,但被厂方拒绝了,因为他们不想在刚刚采购、安装的煤气灯系统上再度花钱,那样恐怕过不了梅毒病人统计调查局审计的那一关,还是等过两年再说吧。
而如果说生产周期短是一个优势的话,那么极低的废品率大概就更能令旧大陆铸炮工匠们抓狂了,尤其在大口径火炮上其优势更加明显,这无疑也意味着极低的成本。那么好了,更大的射程、更高的寿命、更低的成本以及较短的生产时间,这些加在一起可就是了不得的优势了。可以这么说,要不是现在重商主义思想盛行,阻碍自由贸易的壁垒甚多的话,在东岸火炮的竞争下,欧洲那些铸炮工场们应该都已经破产了,因为根本没法比。
不过,饶是这种相对简陋的第一代煤气灯系统,也已经让铁岭机械加工分厂的人惊喜万分了:世上竟然还有如此神物!而且除了在初期要花点钱以外,后期的运营维持费用甚至比使用蜡烛、油灯还要便宜,这就注定了这种新事物将大行其道,虽然白斯文等人对其颇为“不屑”,但却丝毫无法阻止国内各大企业不断削减蜡烛的订单,转而向东岸煤气公司寻求技术支持。
经过“打铁工-2”型液压机加工过的8磅炮,其寿命远较于一般的火炮要强,能承受的膛压也更高,换言之,它能比一般火炮加装更多的火药,这射程和威力自然而然地也就上去了。而更关键的是,生产这样的一门火炮,东岸人耗时极短,从冶炼、铸造、加工、淬火、回火、打磨再到运输出厂,一般也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比起旧大陆那是要短上不少。
甚至于,胡老三还隐隐听说,执委会打算在第二代煤气灯技术成熟以后,开始在首都东方县推广这种将深刻改变东岸社会的划时代产物,先是小范围推广,然后一步步扩展到各个街区,最终覆盖整个都市区——这种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基本上还是只有国家投资才有可能实现了,预计东岸煤气公司这个香饽饽将迎来新一轮的注资和股权结构调整,届时国内各路自认有实力的牛鬼蛇神都要跳出来撕咬一口了,谁让它以后的盈利前景非常可期呢。
铁岭特钢附属的机械加工分厂内,已经荣升分厂厂长的前法兰西铁匠皮埃尔正盯着几台“打铁工-2”型液压机,此时这些机器的工作台内正各自固定了一根8磅火炮的炮管,赤红的炮管在液体产生的强大压力下不断紧固,钢铁内部的晶体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其强度和韧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工人们一个个将煤气灯点燃后,厂区内顿时变得灯火通明起来。铁岭县本身就是铁矿、煤矿、锰矿、金矿齐全,拉点劣质煤过来干馏供应煤气灯系统运转,本就不是什么问题,花费极低。但这点花费,比起工人们可以中夜班加班给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可就完全不够看了。胡老三相信,随着华夏东岸共和国人口的越来越多、经济规模的越来越大、自身经济体系的越来越完善,煤气灯这种新事物必将会逐步征服每家企业,进而走进千家万户,发挥其无与伦比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