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善后大行动(一)
各位下属官员们在听了后,也纷纷开始沉思。江处长说的只是一个大概性的方向,他们具体做事的人,还得具体分析具体策划。比如和维稳会成员“谈心聊天”的,具体怎么谈,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别看那些人都是狗腿子了,但说真的,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是不是对东岸表示支持,还是对自己的同族人抱以同情,这都是很难讲的事情。
东岸人用他们,也是为了有效整合占领区的资源,以更好地为战争服务。秘鲁总督区实在太大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大几百万人口,东岸人至今不过动员了二十余万军队,要严密控制这么大一块土地,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真正能够化解他们根深蒂固的敌意,并促成他们按照东岸指挥棒跳舞的办法,还是共同的利益。比如,使用东岸工业技术的人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使用东岸医疗技术的人身体健康,使用东岸农业新式农业管理技术的人打出了更多的粮食等等。西班牙人一定很熟悉“福音”这个词,那么在东岸政府的帮助下,社会秩序迅速安定,工农业生产很快恢复,甚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人民整体处于安居乐业的状态,这是什么?这就是福音社会啊!西班牙人对宗教这么热衷,从这个方面着手,应该是能化解不少敌意的。
瓜亚基尔城东岸人已经占领了不少时日了。目前该城的最高权力机关“瓜亚基尔维稳会”是一个吸收了当地贵族、商人及其他社会名流的组织,人多口杂,派系不一,办正事没啥能力,扯皮党争倒是颇有一套。
当然敌意不可能完全化解,东岸政府也从没奢望过这一点。事实上他们只需要占领区的西班牙人尽到“工具人”的本分,有那么一点奔向美好生活的念想,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罢了。像如今这种一潭死水的社会环境,农业产量不到战前一半,捕鱼业完全消失,牲畜存栏量狂降七成,木材加工企业完全停摆等一系列让人蛋疼的经济现实,是东岸政府所无法接受的,必须尽快恢复!政府为了战争花了这么多钱,消耗了这么多物资,西班牙人再不麻利点加快生产,给东岸政府补补血,怎么行?
不得不说,得益于东岸共和国对秘鲁总督区数十年如一日的经济掠夺,国内军政系统中还真有不少符合条件的官员。他们多在外交、贸易、情报、金融、军事机关里工作,与西班牙有合作的大型国有企业内也有一些,因此挑选起来虽然不容易,但凑个数百人出来却不成问题。
辽阔的秘鲁总督区,占领已经很困难了,但这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军事上获得成功,不代表经济和政治上也获得成功。有些事情,靠强迫往往是达不到最高效果的。一百个被武力威胁,无奈起来工作的人创造的财富,很可能没有一百个靠新技术,靠新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自愿起来工作的人产出的财富多,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东岸人派出的各个工作组,最艰巨的任务也正是这一块。
这30人是东岸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出来的干部,平均年龄三十多,正处于一个人最有才华、最有激情的巅峰阶段。干部挑选的条件很严苛,必须有一定的政务处理及沟通协调能力,必须精通西班牙语,必须熟悉秘鲁总督区,有秘鲁生活经历的优先。
无法实现这一点,那么对秘鲁总督区的占领就不彻底,是流于表面的,是形式上的,对东岸政府来说那些土地就不是财富,而是财政上的黑洞,这是他们需要极力避免的东西。1937年的日本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明白了,但完全做不到,本时空的东岸人,倒可以尝试着挑战一下这个工作。他们的机会,比民族主义思想洗礼过的后世要大,也没有外国势力干扰,如果成功了,秘鲁将不在话下,很多地方甚至都可以不必去攻取了,可传檄而定。
1706年10月15日,瓜亚基尔港,一艘不起眼的小型帆船刚刚靠岸。温暖的海风中,30名穿着衬衫的男人下了船,然后分乘多辆马车,朝城中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