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拉杰普特的谋划(二)
1690年12月27日,周河生跨过了北界河,见到了修建于河岸边不远处的青羊观,心情顿时放松了下来。可算是回到东岸境内了,这一趟拉杰普特之行,当真是一言难尽啊!
脖子的疼痛蔓延到了肩膀、手臂,简直要死人啊。希望诸位读者能爱惜身体,颈椎是退行性病变,不可逆的,比较烦人。
两百名骑兵在对岸大陆上逗留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期间他们进行了总计三次战斗,前面两次都是滋扰地方的小毛贼,规模不大,他么随手便剿灭了。第三次比较令人无语,一位名叫巴吉的盗匪居然带人袭击东岸商队,结果被东岸骑兵一冲就垮,光俘虏就抓了几百人。
“介入印度大陆的内部事务,这是一步好棋,同时也是一步险棋。我们在第乌和浅岛的力量,足够支撑这样大的谋划了吗?会不会有点冒险?”黄建东摇了摇头,对这个决定微微觉得有点不靠谱:“莫卧儿这个老大帝国,还没到分食的最佳时候啊。”
此番跟随周河生前往对面的便是两百名来自登莱的军户士兵。他们在登莱也不是没有上过阵的菜鸟,虽然战事不是很频繁,但到底也是见过几仗的。再加上这伙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在这印度次大陆上当真可以赞一声“精锐”。
“走一步看一步吧。”周河生说道:“仅仅是拉杰普特地区的部分对外贸易,就已经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获得了巨额利润。印度这么富饶的市场,没有谁会不动心。因此,即便是这会采取一些相对激进和冒险的行动,上层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
去年的时候,姚同上尉奉命重建第乌守备队。他想尽一切办法从登莱那边弄来了数百军户,然后又托人在日本、朝鲜、越南、吕宋等地招募了两三百人,总算将守备队的员额再度恢复到了一千,以取代那些前往阿曼的拉杰普特人士兵以及返回新华夏岛的民兵。
黄建东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扶持代理人搅乱局势,浑水摸鱼,果然是陆军一贯的做法,同时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问题在于,真这样搞了的话,和他们海军有什么关系?将来叙功的时候,更是不会让他们海军捞到一毛钱的好处。当初被姚同抢了第乌管委会主任的职务就已经闹得自己很不愉快了,现在如果在印度渗透的事情上又被陆军抢了先——这几乎是必然的——那是何等的卧草啊!
打击盗匪的部队大概有两百来人的样子,主要是骑兵。他们来自正在重组中的第乌守备队,这个守备队自从剔除了拉杰普特人士兵后,人员锐减一半,就只剩下了大约两百名来自新华夏岛的预备役民兵和三百名印葡人士兵。
“迁移登莱军户充实第乌、浅岛两地的计划执行得怎么样了?没有足够的自己人,这样大手笔的干涉行动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这些登莱军户的质量说实话都是很不错的,敢打敢拼,不惧艰险,应该多弄一些过来。”想了想后,黄建东转移了话题,问道。
跟随他返回的还有一支隶属于第乌商站的商队、一支为了护送他们而临时抽调的部队,规模相当不小。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如今对面的拉杰普特人地区局势混乱,盗匪横生,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东岸人不得不主动出击,到拉杰普特人的地界上收购货物,顺便打击一下啸聚在主要商道边上的盗匪。
“正在进行中,但不是很乐观。那些登莱军户太抢手了,很多地方都在伸手用。文莱、帝力、拉包尔、大溪地,还有我们,都需要人啊!”周河生回答道:“不过登莱那么多要裁撤的军户,多少也能给我们分一些吧。就是第乌和浅岛的面积太小了,可能无法容纳太多的人口。我听说姚司令还在想办法给第乌、浅岛两地展界,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总之先把人弄来吧,人多了力量才大,未来展拓新界时也能更有底气不是?北界河对面的那片比较荒凉,森林众多,定居的拉杰普特人也不算太多,阻力应该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