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卡尔梅克
从来源上而言,卡尔梅克人其实是标标准准的蒙古人,属于漠西的卫拉特蒙古,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与准噶尔非常近,都是漠西蒙古的一支。卡尔梅克人至今仍然信仰藏传佛教,保持着传统的蒙古游牧风俗,在顿河、伏尔加河一带活动,俄罗斯人对他们只有表面上的影响力,每年象征性地交一些税罢了,一如当地大量的鞑靼游牧民。
哈吉港一如既往地繁华、热闹,仿佛北边正在爆发的战争和他们没多大关系一样,聚集在这里的商人、军人、冒险者、野心家、技术工人、情报人员和各种神职人员等等,都是该吃吃、该喝喝,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虽然哈吉县地不过1500多平方公里,军事力量也只有区区一千人的守备队规模,但天塌下来有北方的高个子顶着,他们怕啥!
因此,东岸人想将他们找过来,在黑海或亚速海一带取得一块游牧的土地,对他们进行庇护。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建立一个黄种人的国度,哪怕暂时臣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没关系,以后再慢慢来就是了。
1687年9月5日,华夏东岸共和国驻欧全权特使高文刚乘船的船只抵达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的哈吉港。
这次毛君中校带队东行,也正式为了此事而去。卡尔梅克人,是时候脱离俄罗斯人的统治了!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想必再把毛君劝回来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更何况,现在俄军大败,自顾不暇,他们跟在鞑靼人后面深入顿河流域,危险性似乎也不那么大了。那么这时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派更多的人在顿河河口一带登陆,把场面搞大一些,看看能不能搞一些事情出来,也是好的?
当然所有的外来投资并不限于此。比起工业方面的投资,人们可以很轻易地发现,似乎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投资更加多一些,比如东岸本土的几家银行、保险公司在这里开设的分支机构,比如孙春阳南货铺、国营百货公司、南海集团等企业在这里开办的分店,甚至还有一些经特批许可的外国银行或商业公司的分支机构,总之在这个沟通三河贸易的重要交通节点上,商业和为此服务的金融企业的大量存在,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想到这里,高文刚更多的是无奈。这次等于是陆军方面将了他一军,逼着他做决策,逼着他同意他们之前的一切行动。其实从内心里讲,他是不愿意见到东岸军队出现在俄军面前的,尤其是在这场战争结局已经注定了的情况下,彻底激怒俄国人,对他开展良久的外交事业非常不利。
毋庸置疑,哈吉枪炮修理厂的生意是非常不错的。他们不但给地中海一带的东岸陆军修理枪炮,同时也承接克里米亚汗国军方的业务,简直忙得不可开交。甚至现在就连奥斯曼帝国的阿加们都听说了哈吉枪炮修理厂修理武器又快又便宜,因此开始给他们下单,以满足自己的战争需要。据说,现在这家工厂已经开始从克里米亚汗国俘获的奴隶中挑选有机械加工经验的人吸收入厂,以尽快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各方滚滚而来的订单。
不过现在没办法了。陆军帮他做了决定,那就是得罪俄国人,深入顿河流域煽动当地数量众多的游牧民,起义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至不济,也要将这些人拉到亚速海和黑海一带,再想办法慢慢安置。总之,无论是参与对俄军的追击作战,还是煽动起义乃至“拐卖”卡尔梅克人,都会极大的激怒俄国人,让两国之间早就恶化得差不多的关系彻底破裂。
不过东岸人这几年也在对这个殖民城市进行投资。这里除了一家船舶修理厂外,最近还投资兴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枪炮修理厂,从本土进口了包括蒸汽机在内的诸多机器设备,同时高薪聘请了一些技师,将这家工厂的摊子撑了起来。
“以后不要再叫卡尔梅克人了,称呼他们为卫拉特人吧,所谓的卡尔梅克人、瓦剌人都是蔑称,不要再叫了。”沉默了半晌后,高文刚突然出声,朝自己的秘书说道。
除此之外,包括哈吉县及克里米亚汗国首都贝克奇萨莱在内的整个半岛南部地区,都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而且这里的气候比黑海北岸要更加温暖一些,适宜人类生活及农作物的生长,故哈吉县实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军民两用港口,更是一个优良的补给基地,足以容纳数十万居民的生活、工作,虽然目前这里的人口还很少,只有区区数千人罢了。
其实,所谓卡尔梅克人,都是克里米亚鞑靼人的称呼,东岸人因之,确实有些不妥。卡尔梅克,即突厥语“加尔满克”,意为分离开的、留下来的、掉了队的,引申出来的话,有“叛教者”、“不信仰绿教”的意思。
高文刚的船只停在了港口内专为政府公务船只、军舰划出的泊位,条件优良,交通便捷。当然整个哈吉港的条件似乎都可以称得上优良,这个在后世被称为“塞瓦斯托波尔”的著名港口一直是苏联和俄联邦黑海舰队的母港,两侧有非常长的延伸出去海岬作为天然防波堤,将凶猛的风浪阻挡在外,使港湾内一直保持平静。不光如此,港湾左右还有一些地理上的制高点,可以用来修建炮台,让任何试图硬闯港口的敌方舰队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