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策应(七)
至于缴获的物资就是海量了,光白银就有约255万两,其余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当然此仗最大的作用还是成功调动了大量清军武装力量,包括五千余精锐的八旗兵,使其在江南江北间首尾难顾、疲于奔命。至少,湖广战场孔有德的增援请求洪承畴一时间是难以理会了。当然此仗也在全天下人面前再次狠狠打了我大清一连串响亮的巴掌,特别是在清廷势如破竹、如日中天的时候,相信这会极大地鼓舞南方各路抗清武装的士气。
收了人家的东西,莫茗自然也不准备再去海门县晃悠了,毕竟身后还吊着好几万清军主力呢。根据今天(13日)早上刚刚得到的消息,至少五千清军前锋此时应当已经抵达了如皋县城附近。至于北方的清军,因为最近没有派人仔细查探,因此暂时不明其行踪,但其主力应当已经进至盐城,前锋多半也已经进入了扬州府辖境内。考虑到登船尚需个三四天时间,这个时候确实不宜再耽搁时间了。
陆军撤离后,装满了银子、粮食、牲畜和部分人员的18艘中型渔船在四艘风帆战舰的护送下。拔锚,顺着水流离开了靖江江岸。进入黄海后,她们便升起了风帆。然后在东南风的吹拂下一路向北而去,她们的目的地是黑水港。至于剩下的9艘蒸汽机帆船、4艘运输船,则仍然在靖江以东江面至出海口附近游弋,且不时派遣炮艇送人上岸与陆军取得联系,以不断确定各自的方位。
因此,13日正午,东岸大军便过城而不入,直朝江边而去。闻听此讯的海门士绅无不额手称幸,至于那位倒霉或者说“有气节”的李县令及其家人,自然是白死了……
至于另一路从淮安府南下的清军,目前根据东岸人掌握的情报,其主力似乎还在海州、沭阳一线,只有区区四千余绿营筹集完粮草而先期渡过黄河南下,但离长江的距离还很远。总之,清军似乎是准备从西、北两个方向进行重兵围剿,一如一年多前一样。战线漫长、兵力吃紧的他们始终无法拿流动作战的东岸大军有什么办法。
从13日夜间开始,东岸大军便在海门县城南的江边开始进行撤退登船行动。整个行动一直持续到了17日傍晚才宣告结束,总计约二十多万两银子、大量珠宝玉器字画书籍、两万五千石粮食、一万多束草料、八百多头牲畜、五千余百姓被塞进了总共13艘运输船内。与这些一同登船的自然还有小两万东岸大军(部分民夫已撤),这么多物资人畜将13艘船挤得密不透风。不过好在他们的目的地是济州岛,在顺风的情况下没几天航程,因此稍稍忍耐一些时日就到了,倒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这三万人马渡江后,东岸人便失去了他们的踪迹,不过可以想象得出他们会先前往高邮州、泰州一带就食。如今江都、扬州一带已让东岸人抢成了一片白地,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供养得起数万大军的消耗,因此他们势必会前往这两地获得补给,然后才能尾追东岸大军。
6月18日,东岸船队扬帆,待出了长江后便转向东北,朝济州岛而去。至于两路“欢送”他们的总共近八万清军,跑得最快的一部在17日晚间时分据报才刚刚进入海门县城,而此时东岸人的登船行动也差不多已经收尾了,大家注定是缘悭一面啊。
此时扬州府的清军已经在石廷柱的调度下渐渐集结在了扬州、泰州一线,兵力已达二万之众;此外,淮安府亦有少数兵马南下,这个消息是从被东岸斥候截获的一名清军信使那里拷问来的,但具体数量不知,似乎是马队;而坐镇南京的洪承畴闻知漕运不通、水师损失惨重后,不敢白天组织人马渡江,而是在夜晚从南京上游往北岸的江浦县分批渡了三万人马,其中满洲八旗兵近五千人,不可谓不重视江北严峻的局势。
此次江北会战(莫茗戏称江北武装游行)从4月25日登陆这一天算起,共历时将近两个月。前后攻破我大清府城一座、州城一座、县城四座,毙伤俘清军约一万九千余人,己方死伤(包括因病减员)约2000人,其中大约10%是东岸陆军。
1647年5月30日,在得悉海军炮艇送来的清军最新动向后,莫茗不再迟疑,准备见好就收,开始率军进攻靖江东面的如皋县,准备顺着长江一路杀到黄海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