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59章 最后的努力

第459章 最后的努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几艘悬挂着东岸旗帜的笛型运输船换换驶入了位于斯海尔德河河口位置的弗利辛恩港,一座泽兰省治下的最为繁荣的商业港口及渔港。特里普家族的马尔科亲自来到了码头上,接走了从商船上下来的一位东岸少尉军官,然后便驱车赶往了城郊。

与这几艘船只一起行动的还有两艘食水补给船、一艘运煤船和一艘修理船。总计十一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航行后,穿越重重波涛,并于1673年4月10日抵达了泽兰省的弗利辛恩港。而这个时候,恰好是法兰西特使前往海牙宣战后的第二天!

“这个庄园原本是本地的一处农庄,种植靛蓝的,属于弗利辛恩的一位世代经商的家族。”下了马车后,马尔科·特里普朝年轻的吴逸群解释道:“后来染料市场行情起起落落,这个家族也在其他投资上面亏损甚多,不得已之下出售了这个庄园,辗转几手后最终落到了我们家族手里。对了,现在这里已经不种染料了,来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靛蓝如潮水般涌入联合省,种植这种经济作物已经无利可图,还不如敞开进口呢。啊,忘了说,来自贵国的高级蓝色、青色染料也是导致本地靛蓝种植面积萎缩的原因之一,只不过来自贵国的商品价值较高,影响较小罢了。”

交代完这边的事情后,李晴又匆忙返回了阿姆斯特丹,在那边他还有一大摊事务要处理呢。而在他走后大约一个多月,联合省派往巴黎的特使康拉德·范博伊宁根也气愤难平地返回了海牙,并明确告诉德维特议长,准备战争吧,最后的和平努力已然失败。

而吴逸群此番跟随商船先期抵达这里,也是为了给后续抵达的部队寻找一个最初的登陆点,荷兰人给的就是弗利辛恩郊区的这座庄园,大概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样子,吴逸群仔细转了一圈后觉得比较满意。有吃有住,足够了,在外征战还要讲究什么?

据范博伊宁根说道,法王路易十四的臣子拐弯抹角地向他提出暗示,要求:1、联合省割让包括莱茵河彼岸的奈梅亨在内的多座城市给法国;2、给予法兰西王国巨额“经济援助”;3、联合省不得在国内任何一个交通要道上驻军,并开放所有港口给法兰西王国的船只;4、免除法国船只的任何一切关税,可以不受限制的运输、贩卖任何商品;5、在联合省境内的每座城市建立天主教堂;6、联合省每年派出使团前往巴黎,并向法王路易十四贡送金质勋章一枚,勋章上必须刻有“尼德兰人的自由得自路易十四”等滋阳;7、联合省以前给予英国国王和德意志大小诸侯的种种有待也必须一同给予法国……

目的地很快到达了,那是一处位于弗利辛恩东郊斯海尔德河畔的一处农庄。农庄的面积很大,连带周围的树林和原野,可以容纳很大一部分人了,或许这也是马尔科·特里普带吴逸群少尉来到此处的原因之一吧,这里很明显可以作为一个陆军登陆后的临时驻扎地。

这样苛刻到近乎于侮辱的条件,自然是荷兰人所无法同意的。尤其是出使法国的范博伊宁根,更是直截了当地建议三级议会放弃一切幻想,彻底与法国人决裂,直到他们放弃吞并联合省的企图为止。而这一点,无论是共和派还是奥兰治派的议员,在受到了此次空前的侮辱与嘲弄之后,都已经达成了共识——联合省与法兰西之间,最后一丝和平的可能也已经破灭了,剩下的唯有战争!

最后,马尔科·特里普更是强调,在阿姆斯特丹都还没有此类马拉轨道客车的情况下,弗利辛恩的这条线路是整个七省联盟的独一份,这是弗利辛恩市民们的骄傲,同时也是泽兰省的骄傲,他们终于又有一处地方超过荷兰人了。

1673年2月上旬,从阿姆斯特丹出发的快速联络船抵达了东属佛得角群岛的横海港,并将李晴特使的最新要求传达到了统兵军官杨亮少校手里。杨亮在核实命令真伪之后,立刻下令分驻在横海、建昌、南康三岛上的保国军步兵营、忠国军步兵营、两个黑八旗步兵营及主力部队第三混成营进行动员,全军开始收拾行囊、器械、军资,然后又在岛上征集了一些粮草,分批登上了三艘运兵船、两艘大飞剪货船,同时也征用了两艘在这停靠补给的商船,让他们挤出一些舱位来给他们运输器械。

从码头到弗利辛恩城郊某处,荷兰铺设了一条短短的不过三公里长的木质包铁轨道,一共有大约七八辆从东岸进口的马拉轨道车在运行着。马尔科·特里普自豪地向东岸军官吴逸群介绍着,这是由他们家族投资建设的一条小型马拉车轨道,非常快捷、平稳,载重量或载客量也很可观,已经引起了弗利辛恩居民们的注意。

不过饶是如此,杨少校发现还是没法一次运完。没办法,只能分两批了,先让第三混成营、忠国军步兵营登船前往联合省吧。至于剩下的保国军及两个黑八旗步兵营,则让留守人员自己想办法,或者等他们这批船返航后再行运输——没办法,谁让没想到情况变化这么快,谁知道李晴突然就要大伙前去集合了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