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冬日(三)
六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渐渐寒冷起来了。
不过农业部每年冬天依然要拨出大量资金用于采购如挖河工具、御寒棉衣、雨衣雨鞋、牲畜豆料、河工口粮之类的物资,而郑斌作为分管这方面的农业部副部长,当然有责任到现场看看农业部的资金使用情况了。
“大沼乡、河阳堡请求增拨三万头牛,以及十台马拉牧草收割机、二十台马拉小麦收割机?当我们农业部是提款机呢……”郑斌嘴里嘟囔了句,然后拿笔在文件上批了句:“宜拨从拉普拉塔缴获之安达卢西亚黑牛一万五千头。各型收割机械的数量亦当减半,收割时各村可协调时间、错开使用。如今大丰农机厂产量有限,望各地农委尽力克服困难。”
现在拉普拉塔方面的战事正进入到中盘决胜阶段,西班牙人的颓势虽然一如既往,但东岸人也远没有到可以得胜收兵回朝的地步。
他如今有四个专职秘书,除了一个负责农业技术方面的秘书是农民出身、后在县农业干部培训学校进修学习外,其余三人都来自农业部开办的首都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并且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分别负责一个方面文件、资料的整理。
这样一来,大量兵力和人力便被拖在了这个泥潭之中,不但每日里耗费大量的物资和金钱——这些都会导致民怨上升,而且国内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也在下降——因为大量农民和工人被抽调上了前线。
“新华港北部种植茶叶失败、平安县引种茶叶失败、金鸡纳树试种效果不理想,都在请求继续追加农业项目专项资金补助。全他妈是要钱的,就不能争点气让我们省点心么……”郑斌翘起了二郎腿,一页页地翻看秘书呈上来的文件。
可用的人力资源减少了,为了维持原来的生产力,那么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了必然。而就农业方面来说,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多多培育动植物良种、改善土壤肥力就成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
郑斌先是给自己点起了烟斗,产自弗吉尼亚的上好烟丝燃烧产生的气体很好地浸润了他的肺叶,让他昏昏沉沉的脑袋顿时为之一清。
如今正是冬季枯水期,按照惯例,全国各县都要组织大量人力兴修水利——这个做法在东岸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农业部副部长郑斌匆匆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内,一屁股坐在装饰了一件熊皮褥子的靠背大椅上,秘书给他端来一杯刚刚泡好的清茶。茶叶是海军从远东运回来的,几乎没什么成本,而如果你问荷兰人或葡萄牙人购买的话,那价格就海了去了。盖因此时的欧洲人基本没有饮用茶水的习惯,比如在伦敦,茶叶是被归入药物来出售的,每磅的价格从6英镑到10英镑不等。这个价格在勤俭之风盛行的东岸,显然是太过奢侈了。
这些农民们上河挖沟是没有收入可言的,算是一种徭役,但兴修好的水利系统也是给他们自己使用,因此大家也没太多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