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95章 长春厅之战

第295章 长春厅之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东岸陆军的这种排兵布阵,基层军官和士官的伤亡率是不低的(如果对手拼命抵抗的话)。不过军人嘛,就得有股子不怕死的气势!怕死还来当兵?你当是玩过家家呢!

东岸陆军共带来了64门火炮,口径大、射程远、精度高,炮弹也十分充足。清国方面,旧军的大炮在上半年的战斗中损毁了大半,此时能拉出来的,不过寥寥十余门罢了,还尽是些年代久远的老炮,不少炮筒都出现了锈蚀。三千多新军倒是带来了不少新炮,都是从英格兰进口的,总数达到了16门,但比起东岸大炮口径、射程方面都有劣势,自身也很沉,移动不便。

满蒙新军的步兵都是简编团,人数也只有两千,无法像正规军那样组成相对厚实的冲击纵队。但单薄一点就单薄一点吧,反正远东的对手也都不怎么像样,冲起来一样要你死!哪怕这次康熙那家伙已经下了死命令,长春厅这边的清军战斗意志较高,部分人已经存了玩命的心思,但依然抵挡不住现代军队的冲击。

这样不和谐的关系,在战斗中的直接后果就是,双方互不信任,无法发挥出自身全部实力。16日上午,双方在空旷的原野上列阵,战斗从互相炮击开始。

你看,魏文度上校足足压上去了三个步兵团,五千余人排成密集的队形,步伐不快不满,军官士官们满脸肃容,但并不怎么害怕。对清军,他们有足够的心理优势,那是一场又一场的胜仗铺垫出来的!

二十分钟,只有二十分钟!两千多清军骑兵就稀里哗啦地溃败了下去,他们甚至都没能接近东岸人的步兵大阵。绿营和蒙古人比较鸡贼,一看情况不对就拨马回转,因此伤亡较小。但那些傻乎乎的回回们就惨了,先被炮弹轮番蹂躏,再被劈头盖脸的子弹血洗,最后几乎没剩下多少人,十停去了七停,主将满速尔也当场战死。

但不管敌人是何想法,我自打之便是了!魏文度一声令下,除了部分火炮依旧不停地轰击敌人炮兵阵地,压制其火力外,另外近二十门火炮通通调转炮口,调整射程,换上了爆炸弹和霰弹——甚至还有使用特种弹的——朝敌骑兵大队进行轰击。除了他们之外,步兵也严阵以待,使用密集的排枪齐射打出不间断的弹幕,确保被炮弹炸散了阵型的敌军骑兵无法接近步兵大阵。

骑兵惨烈的战果让沙纳海脸色阴沉。虽然早有预感,小规模的战斗和重兵集团会战是两回事,前者骑兵依靠出其不意和高机动性还能占点便宜,后者几乎不可能有空子给他们钻,但打成这副鸟样,直接伤亡一半,还是给了他极大的冲击——沙纳海没见识过后世僧格林沁的精锐骑兵是如何毁灭在训练有素的步兵大阵手里的,但这会通过观察,也已经隐约摸到了一点东西,骑兵不能这么用!

这样的阵容,说实话让魏文度有些费解,这也太瞧不起人了吧?蒙古马队都去哪了?难不成被西边的蒙古自卫军和呼伦贝尔挺进支队拖住了脚步——这支战功赫赫的部队在近期可能会扩编,下辖两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营,算是对他们多年苦战的奖励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清军马队冲阵不果,东岸人的步兵集团很快压了上去。他们按照1701年颁发的操典列阵,展开了冲击纵队。

因此,现在满清旧军和新军的矛盾挺深的。新军看不起旧军,认为他们习气深重,懒散落后,白白浪费朝廷粮饷。而旧军呢,对新军则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他们羡慕新军的各种新式装备,嫉妒新军优越的待遇,恨他们瞧不起人,战场上把旧军当炮灰,总之不是很和谐,尤其是那帮八旗大爷们。

冲击的骑兵是一支混编马队,有五百多来自陕甘的绿营骑兵,五百多蒙古人,剩下的千人,竟然是来自西域的降兵,嗯,吐鲁番汗国的那帮亡国之民。

所谓冲击纵队,即以连为单位向左列成纵队,两连编组成一纵队,十个步兵排在左,十个在右,两个掷弹兵排在中间缝隙内游走,待接近后猛然冲出投掷炸弹。一个纵队后面是军乐队、急救员、担架员等勤杂辎重人员。少尉、中尉、上士、中士等低阶军官士官站在前排押阵兼鼓舞士气,上尉带兵官站在后排,阅读战场形势,及时收拢部队,并作出合理指挥。

战斗的结果显而易见。清军主将沙纳海先是令骑兵冲阵,试探一下东岸人的火力,看看阵脚有无松动,布阵有无疏漏,各部配合是否娴熟。

按照东岸正规野战部队编制,如此一个冲击纵队大概是500人出头的样子。战时指挥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编组多个纵队,一个混成团最多可以编组为八个纵队,冲击起来威力十足。如果对方不是什么组织严密的精锐部队的话,基本上很难在大炮蹂躏后顶得住这波步兵冲击。即便是精锐,在连番打击下也够呛,简而言之,正面堂堂之阵的野战,东岸正规军不怕谁!

战争,固然是一门科学,是诸多复杂因素在共同作用。但在正面野战时,双方摆开堂堂之阵,面对面厮杀,起作用的主要就是训练、士气、战术以及装备了。而这些,清军哪一项占优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