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7章 摩洛哥(五)

第47章 摩洛哥(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作为后世北非的旅游胜地,摩洛哥的气候还是十分不错的。尤其是夏日的时候,气候不算炎热,自古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称。

白传平将第六混成团的团部设在了舍夫沙万,打算暂留一段时间。目前欧陆局势还算平静,他打算等到1700年年中再分批撤离。到了那个时候,舍夫沙万的防御体系差不多也建立起来了,可以交给地方部队——这支部队暂时只能由雇佣军充认了——至于他们,自然是要返回鹰巢了,毕竟那里更为紧要。

摩洛哥人如此冥顽不灵,东岸陆军的指挥官白传平中校自然极为不满,扬言要再给摩洛哥人一个“难忘的教训”。于是乎,他开始下令抓捕控制区内的摩洛哥人,逼迫他们修缮从丹吉尔和休达通往前线的公路,解决后勤物资运输的瓶颈。

在割地、赔款后面,则是东岸人极力要求的重头戏了,那就是将国内市场对东岸商品开放,摩洛哥不得单方面制定进出口关税税率(必须和东岸协商),东岸商品在摩洛哥境内运输时不得额外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仅此一项,说实话就比那些赔款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而且这是长期的收益,并不像那些赔款一样是一次性的,对东岸国内工商界来说是重大利好。

因此,我们现在也可以想象,当东岸人向摩洛哥人提出要求,割让北纬34度以北的土地时,摩洛哥人心里是何等的卧草。按照正常情况,他们是怎么也不愿意做出这种让步,以至于让他们的首都和圣城都陷入危险之中。因此,即便东岸人从阿尔及尔请了中间人,后期又请了绿教徒世界名义上的领袖奥斯曼帝国派了一位重量级官员过来调解,但摩洛哥人依然不松口,坚决不肯答应东岸人的条件。甚至于,他们都已经通过中间人暗示可以酌情赔款了,但在割地方面却只肯割让丹吉尔城周边不到两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休达那边也可以割让部分土地,大概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样子。

11月15日,摩、东、奥三方代表在非斯城外的一处清真寺内签署协议。协议名为《华夏东岸共和国与摩洛哥苏丹国友好合作协议》,蔡振国亲抵现场签字,然后便督促摩洛哥人尽快履行协议条款。

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说实话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也就是几天的行军而已。以东岸陆军第六混成团团部所在地舍夫沙万来看,他们行军到圣城非斯也就五天的工夫,到首都梅克内斯也就六天上下,可以说是瞬息而至了。

摩洛哥人表示割地可以立即执行,但赔款因为财政困难,只能先行赔付东岸人五十余万圆,剩下的则需进行借贷融资。好在意大利人对这事比较积极,他们表示圣乔治商行、威尼斯流通银行、圣保罗银行、巴勒莫银行四家可以组成银行团对摩洛哥人进行贷款,年息8%,还算合理,摩洛哥人对此无异议。

“南方明珠”马拉喀什、“失落的古罗马城市”萨累、“胜利之城”拉巴特、“绿教徒圣城”非斯、“首都”梅克内斯是如今全国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这五座城市中,马拉喀什偏居南方(但却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其余四座城市都靠北一些,离目前东岸和意大利联军的实际控制区不过一百多公里。

12月初,在收到第一笔战争赔款后,东岸人开始撤军。意大利军队经休达分批返回,葡萄牙人则留了下来,与东岸人合练一番。这次战争他们的表现不是很好,远不如意大利人,确实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摩洛哥北部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降雨量不小,树木繁茂,花团锦簇,因此搏得了一个“北非花园”的绰号。也正因为如此,后世的摩洛哥成了著名的旅游国度,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欧洲人前来度假,旅游业收入也成了该国政府极其重要的财源。

12月底,在开会讨论之后,蔡振国正式决定将摩洛哥人所割占之北纬35度以北土地划分为丹吉和休达两县。两县以中间的阿特拉斯山脉余脉为界,左边是丹吉县,右边是休达县,两县各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样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