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一)
其实,若是仅仅想支付这几千军队一年的维持费60万元,财政部也不是没有办法,无他,印钞票就是了嘛!毕竟你支付银元和支付钞票给他们,都一样会在国内造成通货膨胀,钱这东西说到底是一种支配商品的能力,是商品本位制的具体表现。你政府手里的商品数量本身并没有增加,但却已经提前印出了大量钞票,这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土豆之类的高产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市场调节,直白点说就是这玩意儿卖不上价,远不如小麦、稻米金贵,因此农户们在核算收支后,便果断停止了这种作物的种植。再加上现在国家在倡导各乡甚至各村统一种植、统一收割(土豆极费人力、且无法机械收割),并给出了大笔“农机下乡专项补助”资金,引导农户们购买农机收割作物,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土豆从农户们的种植名单里逐渐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银元和钞票不同,银元是国际硬通货,可以到国际市场上采购商品到国内来销售,比如:巴西的糖、烟草、皮革,中美洲的木材、可可、水果,北美的咸鱼、腌肉,旧大陆的红酒、高级皮毛等等。这些商品的输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抑制了国内通货膨胀的速度,使得货币购买力并没有出现骇人听闻的下降。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多年前曾经占到东岸共和国粮食产量半壁江山的土豆已经不再是主流种植产品,这些作物的产量占比从最巅峰时的55%一路快速下滑到不足5%。如今在国内一些农业乡镇(事实上全国大部分乡镇都是农业乡镇),土豆、红薯什么的农作物已经沦落到在水渠、田埂两侧的零碎地块上栽种了,基本和蚕豆、芋头、黑豆什么的是一个待遇,成了一种农民们换换口味的杂粮——当然偶尔也会有农民们将这些东西带到集市上出售。
从去年开始,很多荷兰、葡萄牙、英格兰商人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从旧大陆贩卖东岸“零关税目录”上的各种物资到新大陆来,而支付这些货物的费用显然不可能用钞票。比如现在罗洽港内的那些船只就是这样,特别是那两艘来自英国的商船,就从新英格兰贩卖了数百吨的咸鱼、鱼干到东岸来,让年捕鱼量只有1800吨的东岸人喜出望外,而市场上的腌鱼价格也是应声而跌。东岸人为了这些咸鱼支付给他们的就是小麦,这些英格兰人将拉着小麦回到本国去贩卖,要知道如今英格兰也很缺粮。
在这些粮食中,小麦产量为4.1万吨,占86.3%,为国内第一大农作物;剩下的里面稻米约占8.4%,为4000吨左右,是第二大农作物——这都是某些村的农户们自己私下里种的,即自种自收(非机械化收割),成本高昂,因此售价极贵;这两种作物刨除后,剩下的就是玉米、高粱、红薯、土豆之类的杂粮了,数量很少。
而且,政务院在这两年为了应付财政危机而印发了大量银行承兑汇票,目前也差不多将进入兑付高峰期,国内对现金现银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大量出口换取白银在这时候已经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而粮食作为东岸出口创汇的传统商品,自然也被上级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况且现在国内小麦和高粱的价格是定死了的,大量出口也不会造成市面上的波动。
而随着一些民兵大队及辎重部队解散,大量精壮劳动力得以返回家乡,东岸的农业势必也将率先迎来强劲的复苏,也许最坏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
明年出售给荷兰人和热那亚人的粮食数量还要在今年的基础上再递增10%,不过现在看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随着牲畜种群的扩大、土壤质地的逐渐改善和播种面积的逐渐扩大,明年东岸的粮食产量应该会出现井喷式增长,预示着经济的全面复苏。
二月份收获季结束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数据也新鲜出炉了:各类粮豆总计收获约4.75万吨!这个数字比起农业部之前的摸底调查来说算得上是意外丰收了,因为在他们原本的估算中产量可能还会少一些,大概在4.3万吨左右,不过现在显然增长了10%,让大家都有些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