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公会(二)
三月的青岛港天高云淡,舒适异常。
“您最好也趁这个时间多采购一些药品囤积起来。”库艾特船长又善意地提醒道:“相信我,这些药品对在新华夏岛长期生活的人非常重要,属于必需品,而且产量有限,非常紧俏,您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当然了,作为三大香料中唯一没被荷兰人垄断的品种,在东印度群岛、锡兰、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最近一些年科罗曼德尔海岸也开始移栽种植,东岸的新华夏岛亦有少量种植)广泛种植的胡椒价格不高,比较亲民。但也正因为价格不高,因此销量很大,总体利润比起其他香料来说并不逊色太多,因此近几年很多商人都挤进了这个行当,打算趁早布局、卡位,为日后打好基础,库艾特船长的家族便是打的这么一个主意。
这些项目可以是基础设施类的,比如热那亚不少商人曾经被坑过的西南铁路,总体年回报率也就三个点多一些,不算出色;但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项目,比如罗洽纺织厂(年分红最多时超过八十万银行里拉)、干酪作坊、黄油作坊、火腿作坊、葡萄酒庄等等,年收益都相当不错,这大概是因为东岸国内有一个相对庞大的欧洲裔群体,且其消费能力也相当强的缘故(此时欧洲贫苦农民、市民或农奴太多,这些相当高档的食品市场需求量有限),如今随着东岸人口越来越多,这些企业的规模与利润都在上升,等于是与华夏东岸共和国一起成长,这种投资项目不吸引人那么还有什么会吸引人?
前年(1663年),库家在整合了家里杂七杂八的业务后,基本确定了以后的主攻方向,那就是胡椒及航运。胡椒是目前世界上三大主流香料的一种(另外两种分别是肉豆蔻皮和丁香),在东岸国内需求非常之光,无论是腌制肉类还是日常烹饪,基本都需要用到这种廉价的香料,可谓是市场极广。
不过,这些项目如果与如今堪称暴利的蔗糖、香料贸易比起来的话,那么就不值一提了,盈利能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而这显然也是多利亚家族、美第奇家族、法尔内塞家族等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的实权家族纷纷前来投资的原因所在——能吸引美第奇家族科西莫王子前来投资的企业(三角洲公司),能是没有前途的一般企业吗?他们这些大家族,最是敏感性强,对蔗糖、香料这些商品早就垂涎三尺了,奈何自己没有能力出海殖民,零散开辟的新西班牙种植园也规模不大,且还面临着别人抢夺的风险,因此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如今他们库家又经过了不少年头的发展,实力愈发庞大,隐隐成了青岛港商人群体中比较有号召力的一位,而这显然也是梅毒病人统计调查局找上他的原因所在。无他,让其向梅机关传递信息,以加强政府对这些日渐崛起的资产阶级商人的了解与控制。
只是,随着热那亚人率先趟出了一条路子,与他们关系错综复杂的各路意大利商人便在不长的时间内纷至沓来了,他们与东岸人签订协议,从欧洲招募拓荒人手,采购工具、种子、牲畜、第一批食物等必需品,然后在英格兰或联合省订造船只(有时也在东岸订造),如潮水一般涌来东岸,然后活跃在各个投资项目上面,在为自己获取了或多或少的利润的同时,也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开发建设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库艾特船长早年做航运生意,鼎盛时期一度有三四条船,常年跑联合省与东岸之间的贸易(有时候也转售西印度公司商品),获利颇丰,因此在退休养老前已经是东岸家底比较厚实的富豪之一了。
“彼得罗·法尔内塞先生,关于您申请加入胡椒种植园行业公会的申请,经过敝会会员们开会讨论,一致决定予以接纳。恭喜,美第奇—法尔内塞公司从今天起,就是华夏东岸共和国胡椒种植园行业公会第13名注册会员了,希望大家以后同心协力,共同将这份事业做大做强,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货栈办公室内,库艾特船长用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道:“这个月月底我们就将组织第一批人手前往新华夏岛进行考察,万分希望法尔内塞先生您届时能够随我们一同前往,以便能够敲定一些事情。”
库艾特船长站在自家修建于码头区的货栈旁,一边吹着清凉的海风,一边满意地看着仓库里满满的桶装胡椒,心下盘算着这批货能挣多少钱——虽然如今家族内大部分生意都交给长子打理了,但库艾特船长也时不时地参与家族生意决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另外有时候他也需要卖着老脸去首都走动走动,凭借着三十多年前对处于初建时期的东岸的“大恩”,他总是能得到不少的好处或许诺,这就是人生际遇了,属于别人无法复制的。
“我会的,库艾特先生,万分感谢您的帮助,法尔内塞家族与美第奇家族会记得您的友谊的。”彼得罗略显矜持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