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四)
登陆人员在天黑前赶了回来,不过运送掳掠来的人口和牲畜的行动却一直持续到半夜才结束。接下来几天内,李毅船队沿着东海岸一路向南,最远处甚至航行到了圣玛丽岛南方的塔马塔夫附近。一路上共击破了大小十余个土著村落,抓获土著人口近千人,此外还有超过一百头马岛特有的驼峰牛。
一场战斗结束后,按照东岸惯例,是要召开战后总结会的,不过此时李毅却提出了异议。
11月6日,李毅船队载着大批人口和物资满载而归。
而此时101连的士兵们则开始越过他们,朝更深入的地方前进。很快,他们便和乘坐独木舟前来增援的那些土著壮丁们遭遇了,双方在河滩边进行了一番短促而激烈的交战。交战的结果没有什么悬念,前来增援的两百多土著壮丁在排枪齐射中被击毙了将近一半,剩下的要么就地投降、要么跳河逃走。整个战斗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80名火枪手甚至只有两人被弓箭射杀,四人受轻伤而已,损失极其轻微。
水手们不得不调整帆桁,利用侧风缓慢地向南航行着,整个船队的航速只有可怜的不到4节。不过速度慢也有速度慢的好处,因为它至少可以让整个东岸舰队上的军官和瞭望手们能够更好、更仔细地观察海岸线上的情况。
击溃了这股最大的抵抗势力后,剩下来的基本就是打扫战场、抓捕人口和牲畜了。八旗奴隶们对此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当初就是这么被东岸人从各处抓来的,只是如今他们又转换了一下角色,由被抓捕者变成抓捕者。只见他们将村子团团围住,然后拿着许多绳索,将这些贝齐米萨拉卡人一个个串着绑在一起,然后朝海岸边驱赶。在那里,许多海军水手们正在等着接收人员和物资呢。
在将一些伤员移交给城内后,以“红鳟鱼”号护卫舰为主力的四船编队载着陆军士兵们再度拔锚升帆,离开了新华夏湾。沿着海岸线朝南方驶去。海上的天气真是瞬息万变。出门时还是晴朗的天气呢。没想到才航行了几个小时,海面上便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中雨,就连风向也变成了令人讨厌的西南风。
清理完了这一片后,寿道士再接再厉,带着士兵和奴隶们乘坐着贝齐米萨拉卡人遗弃的独木舟,顺着河道朝上游划去。那边还有几个村子,只不过似乎居民们早已大半逃散,只留下了一些牲畜和少数未来得及逃走的女人和小孩。
出发前,李毅还令人对抓获的那些野蛮人俘虏进行了一番审讯。遗憾的是,双方之间的语言不通,审讯完全陷入了僵局。只有在提起“贝齐米萨拉卡”的时候这些野蛮人才有些明显的反应,并连连点头,这从侧面证实了史钦杰对这些人身份的猜测——这些马来人后裔真的是居住在东海岸的贝齐米萨拉卡人。
李毅默默放下了望远镜,已经没什么看头了,战斗事实上已经结束了,收获也非常巨大。这些落后野蛮的土著在强势敌人的袭击之下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抵抗能力,这也难怪后世那些欧洲殖民者们往往几十上百个人就能在很多野蛮人国度纵横驰骋,这些野蛮人无论是组织程度还是科技程度都太弱了啊。
听李毅这么一说,史钦杰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因此他很快便同意了继续进攻野蛮人部落的提议。在盘算了一下如今手头的实力后,史钦杰分出了5个排的陆军士兵(80人)、100名奴隶,这些人将由101连副连长寿道士率领。当然了,此次行动的全权被授予给了海军中尉李毅,由他统一节制出战的海陆两军。
当然了,李毅也不否认,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南非还是在新华夏,东岸人的所作所为就是彻头彻尾的强盗行径,和那些欧洲殖民者别无二致,甚至在征服过程中比那些欧洲人还要更凶残一些。不过这又有谁在乎呢?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穿越十多年来大家也在被时空所同化,道德下限一再被刷新,只要是为了国家发展,那么一切罪恶都可以掩藏在这个大义之下。
“我们应当趁势出击!”李毅挥舞着手臂说道,“继续出击!你们忘了我们上午本来准备去干嘛的吗?是的,没错,我们上午就是准备主动出击去消灭南方的野蛮人巢穴的,现在我们应当继续。这场战斗只是一个意外,事实上这些野蛮人主动送上门来还省了我们不少事呢。你想想,他们在我们这里损失了七百多精壮男丁,老家部落里面肯定没多少实力了,对于这样的老弱病残部落,我们现在不去征服他们什么时候去征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