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廉梧根基
“钦州化工厂……”看着这座位于码头附近的新建工厂,吴勉上尉叹了口气,都什么破事啊!
总而言之,廉梧这些年的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药材种植业、森林工业、捕鱼业、丝织业、化工业等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给地方经济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就这样继续增长下去吧,什么都是假的,实力才是真的。等哪天这些产业都发展到能够自我增殖,自我进步时,廉梧的根基也就稳了。
离开钦州化工厂区后,吴上尉乘坐马车在附近转了一圈。曾经荒芜无比的盐碱地,现在基本都开发出来了,不是农业开发,而是工业和商业开发。廉梧管委会这几年内转变了重心,在钦州投入了巨资,意在打造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
目前,广东商民还在努力筹集资金,建设黄罗铁路第三段清远—英德80多公里铁路的资金。经历了前面两段的建设,广东市面上的资金也有些紧张了。在南粤铁路公司的督促下,李保仁这厮也不得不割肉,出了三十万两银子,购买了南粤公司发行的新一批债券。再加上各地商民购买的六十余万圆的债券,整体上仍然有很大的资金缺口。
吴勉现在是第八混成团24步兵营的副营长,前程远大,正是爱惜羽毛的时候,怎么可能帮你走什么后门?这堂叔也忒不晓事,不知道军中竞争激烈,无数人盯着各个职位么?有些事大可不必这么操切,钦州化工厂的项目是管委会引入的,旨在振兴地方经济,给贫困的廉梧人民创造高收入的工作岗位。再加上自己的身份,即便不搞各种事情,人家也不敢为难你好不好?真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这个时候就要寻求外部资金了。据悉台湾银行愿意提供二十万圆的贷款,广东陆军第三军军长李忠信愿意提供私人借款五万圆,再加上南粤公司从宁绍拆借而来的资金,差不多也够了。考虑到地形及征地因素,承建方南铁公司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可修完这段铁路,年底前多半可以发出首趟商业运营的班车。
今天来到钦州化工厂,也是受堂叔的邀请过来看看。家族产业嘛,让家里人参观参观,顺便利用他刚刚升的副营长的职务,看看能不能弄点什么好处。但吴勉上尉真的很烦这种事情,做生意就好好做,靠着基隆煤矿和鸿基煤矿的廉价原材料,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及管理技术,何必再挖空心思搞什么政商交易呢?真的没必要,远东这片没人能和你竞争!
说实话,廉梧人民对广东的这条铁路还是很酸的。咱们可是大东岸的直接辖地,居然没人来修铁路,偏偏是广东那种地方,南铁居然巴巴地跑过去搞,还一搞就是那么长,简直让人嫉妒欲狂,对自信心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吴勉与这个堂叔并不熟。从8岁起就进入兵团堡学习的他,别说堂叔了,就连父亲都很陌生。毕竟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平时都在学校里学习各种知识以及基础的军事训练。十年学习期满后,顺理成章地进入陆军服役,辗转多地,也甚少回家——这里多说一句,兵团堡毕业的军事类学生,要想进入军队其实没那么容易,若不是吴家关系深厚,吴勉可能很难得到从军的机会。
廉梧人民茶余饭后,也就只能嘲笑一下非法越境过来打工的广东人了。梧州那边每天都有不少,走水路、走山间小路,一般都是拖家带口,偷偷过来做工。可笑当年东岸还出动大军掳掠人口呢,现在经济好了,工作机会多了,宣传到位了,不用你动粗,人家自己就过来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管理工厂的他的堂叔,平安煤炭高级专科学校毕业,在家族企业吴氏化学里干了多年,是比较受重视的高级管理人才了。这次海外开厂,吴氏化学董事会经过商讨,决定将他派过来主持工厂建设以及后期的经营。
当然廉梧那边也有很多顺国偷跑过来的人。他们以青壮年为主,不少人甚至是抛家舍业溜过来,就为了更好的生活。顺国方面时常派官员前来索要,但廉梧管委会一概不允,相反会给予他们难民身份,然后安置到各地落户,作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