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新时代(四)
所以说,日本现在也在缓慢地进行变革。但与朝鲜不同,他们的这种变革更多的是被动式的,与朝鲜被东岸人军事打败然后强制改革不太一样。东岸人暂时没能力用军事手段征服日本,那么通过商业及文化入侵的手段一步步诱使其变革也不错。大不了时间长一点,效率低一点罢了,反正他们早晚会慢慢融入东岸人主导的商业圈的,最终成为这条等级分明的贸易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东岸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
“针线、糖果、日用百货……”清晨六点钟,随着货郎有节奏的吆喝叫卖声,丹东县城迎来了新的一天。
金三炮和朝鲜人固然不喜欢看到这种局面,但这些事情是他们无法改变的。看到东岸朝鲜公司在朝鲜取得的巨大成功(这意味着其管理层政绩卓著,回国高升几无悬念)之后,东岸日本公司的头头每年能坐得住才怪了,更别说登莱、宁绍等地的商人们也有很强的与日本做贸易的冲动。在这种大势面前,个人的喜恶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诚然,正如金三炮此时所想的,东岸对日本的“恩德”确实几近于无,但这是建立在江户幕府长期对东岸无视,奉行不接触政策所导致的。可在东岸商人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东北部之后,幕府公方却再也不能装聋作哑了。因此,他们派出了好几拨人马,分头前往登莱和宁绍,与东岸人展开了一系列的谈判。
班轮由台湾银行航运部门执航,始发港是烟台港,到丹东绕一圈后,便直接前往釜山,然后会在朝鲜东海岸的元山津停靠一下,终点是海参崴。这是台湾银行航运部门整合后开通的三条定期班轮之一,另外两条分别是烟台—丹东—海州—济州岛以及胶州—定海—热兰遮—钦州,在跑的船不多,且多是本土淘汰的老旧船只,但非常适合远东地区沿海的状况,客货两运的话,还是能够赚取一些利润的。
谈判的结果是幕府公方决定给予东岸人委任朱印状若干,让部分得到朱印状的东岸商人也可以合法地到日本进行交易,算是部分开放了。除此之外,东岸人原本在松前藩、仙台藩及其支藩、鹿儿岛藩等地的特殊商业利益也得到了保证,即他们可以继续和松前家、伊达家和岛津家做生意,条件可以说非常优厚了。
金三炮现在住的客栈是满蒙开拓队的定点客栈。自然的,这费用也是由满蒙开拓队支付的——按长期协议价。因为朝鲜西海岸没有直通海参崴的班轮,因此金三炮必须先赶到丹东,然后乘坐一艘由烟台始发的客货两用机帆船前往海参崴。
而这样的条件,其实也是东岸日本公司与大阪商人集团共同努力得来的。幕府公方意识到了岛津家和伊达家实力的快速增长,同时更认识到了东岸人强大的实力——东岸海军舰队在江户外海进行过演习,极大震撼了日本人——因此决定开放部分国内,与东岸进行接触。
幸运的是,金三炮的天资还不错,在哈尔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口语已经问题不大了,发音虽然有些不标准,但听课的话应该能懂个七七八八。差一点的是书面语,他至今无法用汉语写出一篇哪怕对文采没有任何要求的粗浅公文。但没关系,速成班不是很讲究这些。在那里上学,成绩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事要听东岸人的话,要服从东岸的意志,这才是关键。更何况,那里也有会朝鲜语的教官,双语教学一点问题都没有。
东岸日本公司对此当然也十分满意了。之前一直偷偷摸摸做生意自然颇多不爽利,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日本这个富饶的“金银之国”,那别提有多舒服了。今年东岸日本公司的业绩已经有了爆发性的增长,大量金属制品、丝绸、茶叶、瓷器、南洋特产、药材、皮革、印刷品、工艺品、鲸鱼制品、牲畜(主要是马匹)、武器装备经他们之手流入了日本,换来了大量金银、粮食、硫磺、铜、铅、锡、刀具、折扇、屏风等商品——当然了,还有一种特殊的商品没被统计在内,且数量还相当不少,那就是浪人武士这种特产。
作为朝鲜的一名道军军官,金三炮因为在攻打脑温城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被东岸人特别关照,可以到海参崴陆军学院的速成班学习两年。但前提是,他得先过语言关。
总之,东岸日本公司在日本是赚了大钱了,贸易顺差非常高。而日本人通过这种贸易也极大地开阔了眼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因此,派出一些华族子弟前往东岸留学,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反正这是日本自古以来的传统嘛。
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并不会很快,尤其是在县城里面。因此,即便是在丹东这么一个南满重要城市内,人们依然不会起来太早。正住一家客栈内的金三炮就才刚刚起床,还穿着一件睡袍的他此刻正坐在餐桌前,用好奇的目光欣赏着窗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