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10章 加紧行动

第110章 加紧行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今一批毕业于黑水交通学院的学生能够分配到海参崴及附近的其他几个乡镇任职,这在魏博秋尚在的年头,基本是不可能的,盖因那会早就被分配到虾夷地岛及他掌控的两家公司了,甚至还有一些比较信重的人被偷偷派到北美,到他捣鼓的那个北美民主自由联邦任职定居,也是没谁了——那个国家至今也只有数万人,且还是在归化了一些印第安人的基础上才达到的数字。北美的印第安人彪悍骄傲,与这个殖民政权之间的矛盾极为尖锐,三天两头爆发激战,不但使得这个新生国家匆忙停止了扩张的步伐,同时还损失了不少青壮,日子过得那是颇为艰难。

“哪儿来那么多话?修了炮台就多一份保险,反正又不用你出钱,成本最大的一块(人工建筑费用)朝鲜人已经承担了,你还想怎么样?有这么个大便宜可以占,就偷着乐吧。”陆小峰呵斥了一下下属,说道。

而现在魏博秋又已经下台,他的心腹手下也逐渐被调离,从虾夷地岛前往北美希望岛的航线已经悄无声息地废止,相关人等也在最后一次规模庞大的远航之中销声匿迹。在失去了一个长期的输血点之后,北美民主自由联邦未来的前途如何,可就要全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了。要知道,现在远东三藩在台上的基本都是二代官员,而本土政府中的老同志也日渐凋零,愿意为魏博秋打掩护、提供支持的人已经遍寻不着,他们已经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外部的援助了,一切只能靠自己!

好在这些炮台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般而已,同时还连带着陆防要塞一起兴建了,周围还有训练场,日后将部队的会操演练场所设在那里倒也是不错。至于说修炮台就修炮台吧,老实说这也不算过分,后世大英帝国的海军那么强呢,为何还在自家本土和海外殖民地修筑了大量的炮台呢?都是有备无患的事情而已!一个国家的防御体系,必然是不止一层的,那太薄弱,荣誉量也太少,反正是一些火炮之类的东西,本土生产一点都不贵,充其量长途运输过来有些麻烦而已罢了,但也是可以承受的代价。更别提修建炮台的劳动力都是“自带干粮”的朝鲜夫子,那就更没什么问题了,修吧!无所谓了!

“明白了,陆专员。”下属立刻眉开眼笑地回答道:“海参崴是作为未来的统治中心来建立的,因此城区范围规划得极大,各个主要建筑之间离得实在太远了,之间甚至还有着长毛荒草的土地,实在是不成样,正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干部来填补空缺呢。宁波地狭人稠,要送一大批民众过来,黑水交通学院再送一批干部过来,如果朝鲜人和登莱方面再提供一些钱粮、牲畜的话,那可就都齐活了,简直完美!”

只是正如刚才某位军官所问的,在这座岛屿上修建炮台,有必要吗?是,东岸人的舰船数量是不够,还要分散在各处,平日里港湾内未必会有几艘战舰,可能无法封锁住从外海过来的敌人船只。可问题是在远东洋面上,有谁能威胁到东岸人吗?仅有的威胁就是那些来自欧洲国家的舰船罢了,可他们都是生意人,犯得着与东岸人死磕吗?要说郑氏的船队来袭击,那还是饶了他们吧,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怕是还不止如此吧?听说东岸日本公司已经被陈队长派去的工作组直接接管了,现在正在大力搜罗日本的浪人武士什么的,到我们这里来充当地方治安主力。毕竟那些野蛮人实在太难以管理了,畏威而不怀德,只能用那些日本浪人来对付。那些小矮子们,唉,我是认识几个,对敌人狠,对自己他妈的也狠,我是服气的,拿他们来治治通古斯野人,我看很合适,对症下药。”

这里是东岸岛西北段,后世俄罗斯岛与金角半岛之间的狭窄水道沿岸,重金从东岸本土聘请的工程师正对着图纸指指点点。在他们面前,一群毕业于烟台学院或黑水交通学院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课程自然不能和本土比,学习的内容较为肤浅)正跑来跑去,指导着来自朝鲜的民夫们干活。炮台的修建是一座富有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数学人才、力学人才参与设计,然后派出富有施工经验的工程师前来指导修建,最后还要有军方派出的优秀炮手前来安装、调校大炮,以使其发挥最佳性能。

听他们这么聊着,陆小峰的嘴角也不由得升起了一个弧度。这魏博秋一退,登莱那边不敢说,可对黑水确实是一重大利好啊,无论是经济上、民政上、军事上还是其他什么方面,当真是让出了不少利益。这样一来,陆小峰觉得底气更足了,也确实是应该加紧在满洲的一些行动了。

“这炮台有必要兴建吗?附近还能有威胁到我们的势力?”1682年北半球的盛夏已经来临,就在奥斯曼帝国在匈牙利搞风搞雨的时候,远东海参崴港附近的某处工地上,大量来自朝鲜的苦力夫子们正挥汗如雨地忙活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