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27章 南非琐事(二)

第227章 南非琐事(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些文件全部销毁,一份都不要留!记住,谁若是留了底,是要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的,我没开玩笑!执行吧!”1687年3月2日,南非东海岸某处军营内,南非驻屯军司令、暂编第一团团长杨亮指着一叠文件,说道。

比如杨亮现在下令销毁的记录,就是昨天刚刚结束的战斗。他们在连谷乡——一个新设立的定居点,位于后世乌伦迪城附近——野外击败了一个迁移中的土人部落,将他们携带的粮食、牛羊充作军需。这些人,按照惯例,本来是应统一押送到后方看管起来,等待“驯服”后将其作为苦力使用的。无奈义阳湾一带去年粮食大歉收,虽然河中地区支援了一批小麦,新华夏岛送来了一批玉米,但这只够维持当地的军民及现有的奴隶生活所需,多出来的一点也得作为储备粮存着,不可轻动。

总之,这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工程,花费绝对不会少,而且很有可能还会激起黑八旗部众的反抗,因此需要事先做好多重准备,然后循序渐进,不急着短时间内完成,总之一定要没有后患地完成这一切,为此哪怕花上二十年的时间也无所谓,反正附近也没什么竞争者或成气候的反对势力。

这些被打败的土人部落,有的成了东岸人的俘虏,被抓到了义阳湾一带从事修桥铺路的基建工作。有的嘛,因为种种原因,自然是被“处理”了,如今要销毁的就是这一部分的战斗记录,免得未来留下什么麻烦。

而这些黑八旗部落一旦迁居到赞比亚高原一带,以他们的文明水平——虽然是东岸人强行移植给他们的,但已经足以傲视周边了——装备水平及制度优势,应该可以在东岸人的控制下吊打周边一切土著。甚至于,他们还可以在东岸军官顾问们的指挥下,策应东岸人对东南部津巴布韦高原的占领,作用还是相当不小的。

好吧,说谋反是开玩笑,其实杨亮要销毁的是他们之前征讨土人的战斗记录。这批土人是生活在南非东部海岸的班图黑人,多是科萨族群当中说祖鲁语的,没有什么像样的组织机构,文明水平也很低,再加上没有与外界商人接触——开什么玩笑,在东岸人三令五申之下插手南非的土著贸易,是不想混了么——因此武器装备也很低劣,故在与东岸陆军暂编第一团的多次战斗中被打得很惨。是,他们很勇敢,会拼命,但血肉之躯如何敌得过钢铁风暴呢?当东岸人的大炮一响时,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杨亮曾经对他们进行过一次评估,认为如果有五万以上的黑八旗携带现有的武器装备、农具种子、牲畜战马前往北方的话,那么他们就足以控制方圆几百公里的土地了,这已经是一个中等国家的规模了,足以成为黄黑分界线最强有力的一道屏障(另一道屏障是浩瀚无垠、干旱贫瘠的卡拉哈里沙漠),让东岸人可以在南部非洲从容地进行各种建设。

或许有人会奇怪,这杨大帅到底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以至于连作战手令和记录都要销毁,有这必要吗?难不成他是想谋反?

南部非洲这种地方,东岸人是怎么也不会让给别人了!南非有巨量的优质煤炭、数不尽的黄金;津巴布韦后世号称“非洲的面包篮”,生产粮食和烟草;莫桑比克南部的土地也很肥沃,牛羊成群,近海还有渔业资源。最关键的是,上述地区的黑人数量都很稀少,这很利于东岸人进行清理,为本国百姓腾出生存空间。

这些文件包括作战计划书、命令书及一些作战途中写的手令,基本都是参谋起草的,原稿在他们手里,其他的都发放到了一线连队之中。杨亮的意思,是所有的都要收上来,统一全部销毁,以绝后患。

在这场民族迁移的大竞赛中,东岸人虽然落后了班图黑人五个世纪以上的时间——班图黑人同样是南部非洲的外来者,一路游耕的他们在十世纪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莫桑比克中南部地区——但他们生产力更高、更有组织、更有计划,因此将黑人逐出人口尚未泛滥的南部非洲,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是不同种族、民族之间争夺生存空间的竞赛,作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的高级军官,杨亮中校自然不会不了解,因此在执行各种政策的时候是断然不会打折扣的,比如目前正在“处置”通往金矿、煤矿区的土著势力就是这种指导思想下的结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