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马尼拉(三)
在被铺天盖地的弹雨洗礼了几分钟后,这伙子人顿时躺下了三分之一还多。剩下的还算有种,怒吼着冲进了战团,增援哨所的军人。但这丝毫不足以改变战场上的形势,不消十分钟,他们就和哨所原先的士兵们一起,被暂编第一师包围了起来,然后就像夏日的冰淇淋一般不断消融,最后完全消失不见。
李嗣兴带着三万多人去马六甲一带抢地盘自己管自己的生活固然自在,但真的就比他们现在好多少吗?恐怕不见得。他们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拼,靠自己去挣。东岸的物资不会白给,一切都得付出代价。他们暂编第一师就不同了,他们目前处于被“包养”状态,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是如此。部队日常训练、行军作战所需的一切开支和物资,前期由廉梧管委会提供,后期由廉梧、马来亚两大管委会共同负担,不用他们在这上面花一分钱的心思。
消灭了这只拦路虎后,暂编第一师的官兵们士气爆棚,在军官的带领下,势不可挡地冲进了城内。此时早先混入城内的小股部队仍在制造混乱,台湾陆战营也凭借着他们精湛的战技不断扩大战果,整个马尼拉的西班牙守军开始土崩瓦解,各部无法互相呼应,被东岸主力一一切割开来,各自为战。
但暂编第一师不得不低头。在越北山区多年的蹉跎已经消磨了他们大部分的心气,谁都不想再去过那种缺医少药、缺粮少弹却还要绷紧神经战斗的日子。那种看不到前路,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他们甚至连回味一下都不想。因此,全军上下男女老幼五万多人对东岸政府当真是感恩戴德,同时也自卑到了极点。
但暂编第一师今天大概很难失败了。八千之众,人数占优,武器装备也强上一筹,训练嘛,不好说,西班牙殖民大爷们养尊处优,未必就比他们强到哪里去。而战场上的进程也反应了这一点,当炮兵们不再心疼炮管寿命,不再担心弹药不够时,那如雨点般落下的炮弹,就好比那催命符,将哨所里的西班牙军人蹂躏了一遍又一遍。
在前方列阵的暂编第一师官兵们看了士气大振,纷纷摩拳擦掌,打算表现一番。战争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无厘头,前一刻还胆怯畏缩的人,在看到己方优势很大时,往往会爆发出高昂的士气,直到他们失败的那一刻。
西班牙人的指挥官抵挡不住,干脆带着士兵们冲出哨所,与前进的暂编第一师的步枪手们缠斗。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稍稍摆脱那仿佛无处不在的弹雨,摆脱被敌人活活炸死的悲惨命运。
他们轰炸的是一处西班牙军队的哨所。哨所面积不大,屯驻了数百人的样子,有几门炮,工事以土木混合结构为主。遭到东岸人迎头炮击后,一时间有些狼狈。他们的指挥官下令大炮还击,但射程不够,没有任何战果。
“圣地亚哥!”“去死!”从马尼拉上空望去,两股人流猛然撞击在了一起。西班牙人用火枪射击,用长矛突刺,用佩剑拼杀,而暂编第一师的官兵们则在打完枪里的子弹后,立刻给步枪上了刺刀,狠狠冲撞了上去。
二十分钟后,暂编第一师的炮兵基本做好了战斗准备。前面他们都试射过几次,结果有些惨不忍睹,看得出来明显疏于训练。但管不了那么多了,随着上级的命令,全部二十四门火炮次第开始了炮击。
无数肢体在这里撕裂,无数鲜血在这里喷洒,双方军人都拼尽了全力。唯一的区别就是,暂编第一师人数众多,倒下一个,后面源源不断补上,而西班牙人则越打越少,渐渐处于被半包围的态势。
“给你们二十分钟,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每门炮试射三发炮弹,别到时候给我打野河沟里去。”海军中尉又骂了一通后,这才气冲冲地走了。这次攻势,他们好不容易从陆军手里抢下了战役指挥权,要是搞砸了,指不定被人怎么笑呢。因此,海军上上下下,从总司令陆孝忠到下面负责联络的小军官,一个个都精神压力极大,恨不得时时刻刻蹲在各支部队里面,监督他们的一切行动。
后方的炮兵又发起了新一轮的炮击,因为哨所后方来了一队增援的西班牙人,大概两三百人的样子,服饰五花八门,看样子不是民兵就是雇佣兵。他们前排的人端着步枪,后排的人扛着可笑的长矛和长柄斧。这些武器,镇压土人是完全足够了,但在面对东岸人时,注定只是一个笑话。
自由有自由的好处,包养有包养的好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总是有利有弊。可惜的是,他们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