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乡间漫谈(二)
他刚才提到的钱是一笔报销军需的费用,总计一万两银子,说起来不少了,让袁宝第很是心痛。不过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甘肃省内最近不太平,尤其是河州这个多民族杂居之地,最近连续起了几场暴乱,一个名叫马建的回回纠集了数千人,据说都是一个教派门宦的,以血缘和宗教为纽带,四处作乱,袭杀朝廷官民,破坏士绅财产。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击败噶尔丹后,原本的盟友策妄阿拉布坦基本上就失去了利用价值,甚至慢慢转变成了满清的敌人。康熙看得很清楚,噶尔丹的这位侄子也是个野心勃勃之辈,噶尔丹不过三万多骑,即便全数灭亡了也不伤准噶尔汗国根本。因此,要想蒙古草原长治久安,要想满蒙一体能够维持下去,西征剿灭策妄阿拉布坦也就成了必然。
“老爷,钱已经缴过去了。”1696年5月2日,兰州城外某个寨子内,袁宝第正和几位熟人吃酒闲谈。这会已经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烈了起来,一位贴身仆人也走到袁宝第身后,悄声禀报。
甘肃,很显然将是未来西征的门户。此中的机会,自然不必多言!
所以,当老大人赵提督决意出动新军,并要求袁宝第派捐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出了一万两,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据说赵大人对此很是欣赏,并曾在左右亲近人士面前称赞过他几句“识大体”,这让袁某人更是兴奋,这可是大大的加分啊,以后说不得做生意时也能多上一些便利。
他刚才提到的“乱党”是一群来自宁夏府回回,因为不满朝廷的横征暴敛而起事。首领是当地一名驻军军官,名叫马麒麟,带着大概两三千人的马队,四处纵横出击,依靠当地人或明或暗的支持,与清廷不断周旋着。袁卫庭之前也曾奉命带兵助剿,并击破了一部,俘虏了四百余人。如今袁宝第打的主意,很显然就是这四百多俘虏,想要将他们带走,到兰州一带做工——当然,他会为此赞助一笔军费。
当然袁宝第是聪明人。虽然商人的本能让他心痛付出去的钱,但理智告诉他甘省虽然资源丰富,但民情复杂,汉、蒙、回、藏各族百姓杂居而处,各人有各人的诉求。河州回回自从前明末年就屡次闹事,到本朝后依然不安分,尤其是准噶尔汗国就在旁边的情况下,这帮人更是很容易就被煽动起来。袁宝第开在兰州城以西的煤矿就用了不少回回,其中很多人还是被以不可言说的手段弄来的呢,因此他也怕这些人闹事,进而影响到煤矿的正常运营。
“既然大哥找上了我,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都拿去吧。弟弟我不日就要北上,再见哥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能帮就帮一点吧。”袁卫庭仰脖将一碗酒大口喝下,然后吐着酒气说道:“皇上在东面击败了噶尔丹。据可靠消息,噶尔丹有西逃的企图,因此命令缘边各堡寨兵马集结,然后大举出塞北上,截击噶尔丹。就这两天吧,除留几百人守家外,其余三千虎贲,我都要带到花马池去。”
这新军一出动,自然就意味着大笔开销。粮食、草料、药材的耗费都是小意思了,这枪弹、饷银的花销才是大头。而甘肃新立,财政困窘,至今仍靠秦、晋两省协饷呢,这又干了半年仗,财政一下子就吃不消了,因此不得不向全省商绅派捐。袁宝第作为依附赵良栋的大商人,自然当仁不让地捐了一万两银子,虽然依他本意实在是不想掏这个钱的。
“嘶——”袁宝第闻言一拍大腿,道:“这噶尔丹几年前还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呢,现在就成了脱毛的凤凰了,真是可怜可叹啊!”
大怒,于是调动新军一部计马、步、炮军四千余人助剿,历时半年,才最终将这股回回军歼灭,匪酋马建在黄河岸边授首。
其实,也不怪袁宝第惊讶,因为之前的噶尔丹确实太猛了,破漠北蒙古,野战败佟国纲,威逼张家口,一度让整个长城沿线惊慌不已。不过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毁灭了一切,来自漠西蒙古的补充兵员、枪支弹药、药品食物都断了趟,只能靠少数仍忠于他的蒙古部族断断续续地接济。另外就是在漠南和漠北蒙古就地补给了,但这无疑激起了当地蒙古牧民的反抗,就连喇嘛们都有些反感,至此噶尔丹在政治上就已经输了。
临洮府、河州卫出动了绿营兵马数次,但因为马建所部机动性极强,且手里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搞到的火枪,战斗力不俗,官军屡次扑空,且被杀伤了不少人。甘肃提督赵良栋闻讯
而军事上的失利给了噶尔丹最后一击。虽然一开始清军因为轻敌或不适应而作战不利,但在慢慢调整过来后——尤其是汉人新军的加入——比历史上战法更为成熟、装备更为先进的清军逐渐夺回了主动权。他们联络了策妄阿拉布坦一同进行夹击,再加上投靠的漠北蒙古三部不断派人潜回煽动叛乱,噶尔丹部很快便疲于奔命,士气低落,最终失败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