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63章 艰难的进步

第363章 艰难的进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种培训工人的方式,英格兰也只有一些行业协会能够做到,规模也要小得多。而且,那些行业协会培养出来的学徒,几乎要为投资自己的人没日没夜地干上十年甚至更久,才有可能获得自由,能够独立开业,这怎么能和东岸比?更别提两国培养的学徒之间在知识水平上的差异了,查尔斯以前在英格兰就经常听人抱怨自己手底下的工人蠢笨无比,教一个东西教了很久都教不会,但这种情况在东岸就好很多,至少这些学徒都是小学毕业,在理解水平上要强得多,那么学起东西来自然快了——当然这也仅限于城市,在广阔的内陆腹地,听说那里的教育很成问题,小学毕业生数量很少,教学质量也差,所以大量无知的乡村少年也充当起了工业学徒,他们就和英格兰的学徒相差无几了,由此可见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每年三万多镑的采购支出,换来了大量铁制纺织机零件(取代了英国自产的木质机械零件)、机床零件、加工刀头、五金工具、纯碱(用在纺织和玻璃制造业)、漂白粉(用在造纸行业,该行业是英国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纺织行业也用到部分)等商品,而这些商品又给英国本就相对不错的制造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使得英国产的呢绒、玻璃、纸张、军火、皮革制品、建筑材料等大肆涌入了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地区,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因此,在东岸待得越久,查尔斯越是深刻地认识到,英格兰工业与东岸工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这部分由工业水平和教育决定,部分由体制决定。英格兰的工业在两国贸易断绝后当然可能会受到刺激从而产生进步——其实这些年来一直在进步——但能进步到什么程度就很难说了,这需要他们首先改革自己落后的工业体制,但这太难了。同样还有教育也是如此,穷小子们除非运气特别好,不然是不可能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即便那只是艰辛无比、缺乏自由的学徒教育。

国王一开始对此不甚理解,觉得每年花费三万多镑的巨额资金采购这些东西是否有此种必要?不过到了最后,他还是让步了,因为下面人成功地让他认识到,若是使用英国自产的同类商品(其实很多东西自产都有困难),支出将远远超过两万镑,因此最后他还是为这笔资金的外流开了许可证。

不过,查尔斯先生也相信,在自己一封又一封外交信件——其他国家的使节或商务人员大概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吧——寄回伦敦之后,无论是国王陛下本人还是国会的议员先生们,对此都该有些触动了吧?还有自己冒风险重金搜罗的东岸的一些基础课本、科学杂志(尤其是医学)乃至普通报纸,听说伦敦建立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翻译馆,一边进行着翻译工作一边招募学生教授汉语,那应该也是被许多人了解了——听说伦敦目前已经开始禁止人们随意往街道上泼洒污水或倾倒垃圾了,虽然效果如何还很难说,但这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而说到这些机器和零部件,就不得不提如今英格兰的工业,那就是对东岸货的依赖是越来越大。这种依赖是被动的,却又无可抵御,英格兰人早期还尝试着抵抗东岸机械和零部件的入侵,但到了近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人向国王申请允许资金外流,以购买东岸产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的刀头(当然只是允许出口的种类)、耐用的五金工具等等。

英格兰只要继续走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未来超过东岸也不是不可能吧?毕竟,看《真理报》上所述,截止今年(1668年)年中,全东岸人口估计才刚刚达到了215.2万的规模(其中明人占44.52%,二代国民占比已攀升至39.17%,白人男子数量继续维持在7%的样子,白人女子数量小幅下降到了9.3%,另外非国民劳务工的数量已上升到28.8万人的历史高位,令很多人为之惊讶),比起英格兰要少上三百万,若是再算上处于英格兰支配之下的苏格兰、爱尔兰的话,那就更是没法比了。

查尔斯闻言也叹了口气,与东岸重新交恶,这损失确实有点大,因为很多已经确定的事情估计又要产生变故了,比如谈妥的一些工业机器出口的合同,当然现在英国人也没钱付款了,银行账户都冻结了,还搞毛!

所以,英格兰还是大有希望的,前提是他们继续做正确的事情,查尔斯先生对此充满希望。

“福克斯爵士被捕了,东岸人的秘密警察搜查了金鹿商馆,总共逮捕了12人,同时还冻结了商馆在拉普拉塔银行内的账户,现在很多生意都没法做了,除非你恰好带了现金。”东方港新近落成的英格兰大使馆内,查尔斯爵士正在聆听属下的汇报,而消息显然也令他触目惊心:“东岸人现在对我们的态度糟糕极了,我甚至怀疑他们下一刻会不会冲进大使馆抓人,两国近年来有所转暖的关系估计也要重新被审视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