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新一年的指导方针
“特使阁下,新的一年(1672年)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解决国内非国民劳务工数量逐年下降及工人、体力劳动者数量不足的问题,这是本土发过来的最新的外交活动指导纲要里面着重提出的要求。”戴着一副玻璃眼镜的秘书将一份封面上写着“绝密”二字的文件交到李晴手里,轻声说道。
“维恩庄园?”李晴听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半晌后才反应了过来,然后“呸”了一声,说道:“原来是那个贵妇人们寻欢作乐、藏污纳垢的场所啊!蒙特斯潘这个老鳏夫(其实严格来说他不是鳏夫,只不过因为妻子是路易十四的情妇而事实上分居而已),倒是会挑地方,知道我好这口!不过这次就算了,没时间跟他们玩了,小孙,这事也帮我回绝了吧,明天咱就出发,去伊斯坦布尔!回来后再会一会法国人,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如买人要紧!”
对于这点,没人能提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毕竟,劳务工的工作环境是极其恶劣的、工作的繁重程度也是非常突出的、薪水更是非常低廉的,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所有人一有机会就打算逃离那个吞噬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巨坑,然后快快活活地在边疆地区领到东岸政府授予自己的一份五亩的份地,从此开始了为自己奋斗的生涯。
当然我们更不能忘了乌克兰的哥萨克以及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骑兵,这部分加起来也超过七万人了,因此奥斯曼帝国与其汇合后总兵力很可能达到惊人的二十万,感觉可以轻轻松松将波兰打个对穿——当然这仅仅是奥斯曼人的想法。
众所周知,造船极其上游的伐木、板材加工产业历来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如今随着外来劳务工数量的减少(同时满五年后转正的劳务工数量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的生产经营开始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船只的交货期开始延长等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原本林场、板材加工厂的劳务工们一满五年期限,立刻援引东岸《宅地法》的相关条款申请入籍,使得这些以外籍劳务工为主的厂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也许大维齐阁下的目标是解救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国、占领波兰南部的部分土地,但作为奥斯曼人最主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东岸人的着眼点始终是在人口上,并且这事主要还是靠鞑靼人。要知道,每一次奥斯曼帝国大军出征,克里米亚汗国的骑兵总是要应征伴随的,少则三四万、多则六七万。这些骑兵机动能力极强、战力彪悍、抢掠成性,每次冲到哪里就抢到哪里(当年在乌克兰抢了二十万人),向来是东岸人最主要的奴隶提供者。
写信给李晴的“老王”是现司法部副部长、荣誉法庭庭长王德,早期与白斯文等人是死党,目前其家族中有大量资本投入到了位于鸭子湖北岸的新星造船厂以及热那亚人经营的森林开发公司,算是东岸国内的实业家族之一了。
恰好这两年东岸的外籍劳务工的数量逐渐减少,已经开始慢慢影响到了经济发展了,因此执委会才会下了份红头文件给李晴,让他想想办法搜罗人口。而正所谓打瞌睡有人送上了枕头,这不,东岸人刚愁劳动力不足呢,这边奥斯曼帝国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意欲大举入侵波兰了,并且已经在各地下令进行了物资和军队的动员,克里米亚汗国的格莱大汗也接到了命令,并且打算亲率四万骑兵出征,这便是东岸人的机会了!
“人、人、还是人,到处都要人!”李晴轻轻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头,叹了口气,说道:“农场、矿山、林场、砖窑、码头、建筑队,就这么缺人吗?多少年没回本土了,也不知道家里已经发展成什么样了,竟然如此缺人,每年移民的几万明人都去哪了?难不成真如老王写信来说的那样,全部都被‘束缚’在土地上了?这可真是糟糕!”
而恰好这几年克里米亚鞑靼人也因为奴隶来源减少(没有战争的机会)而发愁不已,因为男女奴隶本就是该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之一,一旦此项收入减少,对其国家财政的打击可想而知,远不是增加一些谷物种植园能够弥补缺口的。因此,这次逮着机会入侵波兰,克里米亚人早就憋足了吃奶的劲头要大抢一番了,然后将年轻的男女奴隶打包出售给东岸以换取各类物资。至于年老的奴隶嘛,当然内部消化了,黑海北岸的大片农场就是他们的归宿,毕竟现在出口黑麦、小麦和大麦到意大利,也是笔不小的生意了。
从本土发过来的外交或谈判指导的纲要性文件,历来是密级很高的东西。按照规定,这些文件是用密码写成,由快速联络船或商船捎带来阿姆斯特丹交由李晴的秘书,并由掌握着密码本的他翻译誊写后再交由李晴审阅。
“明白了,特使,下半年的活动一律取消。”秘书小孙点了点头,然后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又向李晴汇报道:“对了,那个法兰西的蒙特斯潘侯爵又来了,刚才送了封请柬过来,邀请我们到城外的维恩庄园小聚,说有要事相商。您看,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