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16章 秩序整顿(五)

第116章 秩序整顿(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萧曦少校对这种熟知敌情且主动归附的印第安人最喜欢了,大赞其为识时务的“俊杰”,同时还明确向这些人许诺,只要在这里为东岸人服务一年,便可以拿到一笔奖金(不是军票……),然后前往东岸共和国的海外殖民地定居——嗯,南非、新华夏岛、澳洲、黑水随便选,不像别的印第安人只能服从安排,没的选择。

东岸人想要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其实就只有一招——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一招——那就是加快移民实边的速度,用自己的人口优势来稀释掉葡萄牙人、用对东岸充满忠诚的国民来监视葡萄牙人,让圣保罗旗队分子的活动空间一步步被压缩,最终无所遁形,要么离去、要么被东岸人消灭,这才是王道啊!

这次护送新移民前往承恩乡定居,这几人便是充当向导了——事实上第一次送先遣队过去时也是他们充当的向导,带路工作那是做得相当好——他们清楚地知道哪里的路好走,哪里难走,哪里的路上能有甘洌的清泉可以饮用,哪里的路上就只有满是蚊虫和腐臭淤泥的沼泽,换了别人可没这么清楚!

前些日子不就有人说了嘛,一支英国船队开进了累西腓,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东西,但肯定给葡萄牙人带来了不小的帮助(很多人盛传那里装了不少旧大陆失业的雇佣军)。这支由八艘舰船组成的船队在累西腓港停留了两三天,然后便悄然离去,要不是恰巧被一艘热那亚商船碰见,估计东岸人还不知道呢。

向导后面是三十余辆载重1.5吨的重型货运马车(由印第安军夫照管),使用改进型减震弹簧、锻钢车轴、实心橡胶轮胎、锰铁滑动轴承的这种马车,目前已开始逐步取代南方车辆厂的老式型号,越来越多地奔驰在广阔的东岸大地上,并且深受用户们喜爱,为国内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更不利的是,基本上所有葡萄牙庄园主(也包括一些小型地主)对东岸都是持着极端憎恨的态度的,对一些坚持抵抗的圣保罗游击队也极为同情,这就导致了敌人可以很方便地在乡间得到补给,进而给东岸人造成麻烦——这些个月以来,袭击运输队、新移民乃至军人的事情,发生的还少了么?陆军方面甚至有理由怀疑,与圣保罗接壤的里约热内卢将军区内就有人在接济圣保罗旗队分子,甚至由于东岸海军舰船过少(大量抽调在外),根本无法有效封锁巴西沿海,这些人可能还得到了来自他处的援助,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货车上的物资不外乎金属农具、种子、面粉、鱼干、腌肉、盐、酒类、工具等生活必需品,另外还有不少武器弹药,因为前去定居的人里面有一些在南方腹地经受过多年民兵训练的移民——可能还夹杂着少许流亡过来的奥斯曼加尼沙里军团士兵及家属,这也是上级特意分散安置过来的——他们后面也将负责整训新来的淮安府明人移民,一扫其奢华文弱的市民习气,逐步将其改造为能在这种蛮荒之地上生存的拓荒者。

萧营长的话其实意有所指,即东岸军队明面上已经占领了大片土地,再也找不到能够公然与他们作对的成建制的敌方部队,可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事实上,虽然东岸人在各地——比如圣保罗教区就是——强力推行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法律,同时在刺刀的威迫下强制赎买了大部分白人殖民者的土地和庄园,可问题是赎买归赎买了,由于移民跟进的脚步有些迟缓,导致那些白人殖民者目前仍然堂而皇之地居住在原本的土地和房屋内,除非有东岸移民过来实际占据那些土地和居所,否则根本不会让出(也不愿让出),因此这什么强制赎买在目前看来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落到实处。

车队后面就是排成两列的移民队伍了,已在昌顺港换了一身衣服的他们气色看起来还算不错,就是对周围蛮荒的地理环境有些畏惧,许是在清江浦那类人烟辐辏的繁华之地待久了的缘故吧。移民旁边还有总计六十余名来自桃园县保安团的士兵,他们扛着装好弹药的步枪,小心翼翼地行走在两侧,准备随时应付各类突发状况——这可并不是开玩笑,因为据宪兵队反应,出北宁镇十公里就已经有些不安全了,听说承恩乡那边很多葡萄牙庄园主和自耕农仍赖着没走,这形势说不得就有些微妙,还是小心点好,毕竟脑袋掉了可长不回来。

“圣保罗教区形势复杂,人口众多,庄园遍地,至今我们也只控制了一小部分地域而已。”已经改名作“北宁镇”的圣保罗城内,陆军第二混成营营长萧曦正与前来拜访的客人闲谈,只听他说道:“我们的兵力不足,物资不够,移民的步伐也太慢,以至于我们的占领区内根本就是鱼龙混杂,匪患频频,必须花大力气进行改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