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71章 吉林府

第271章 吉林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数据上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边府,十万上下的人口,万余兵力,经济上根本无法自给,与南边开发得热火朝天的奉天府有天壤之别。

昨天第一骑兵团全军进入了东流、西流松花江之间的拉锯地带,对清军小型堡寨、巡逻队、运输队进行攻击。这是双方战争升级的一个标志,因为之前东岸人攻击的主要是清国村落,以削弱地方战争潜力为主。清军马队一来,他们就呼啸退去,绝不恋战。清军也曾经想过到东岸人那边打“草谷”,但松花江对岸较为荒芜,除了运输线上比较坚固的砖石结构的粮站外,就几乎没太多散居村落了。清军马队必须非常靠近哈尔滨才能遇到人烟稠密的村庄,但这无异于找死。没办法,这是双方能力的差距,东岸政府运输能力强,军队活动半径就大,清军根本离不开补给物资、食水的村落,双方本来就不是在公平环境下竞争的。

清廷其实也没怎么打算开发这里。相信若不是东岸大军咄咄逼人的话,吉林府压根就不会设立,当地大部分地区要么是牧场,要么是皇家禁地,有个三四千兵力镇压地方,足矣。不过东岸人的野心强烈刺激到了满清朝廷,逼得他们不得不调整政策,效奉天府旧例,开放边禁,引汉民入境垦荒,部分解决当地的物资补给难题。

第一骑兵团是满蒙的王牌部队。虽然近些年很多人认为呼伦贝尔挺进支队那帮人战绩彪炳,勇猛无匹,才是精锐王牌,但第一骑兵团的兄弟们对此是坚决不承认的,并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搞出个大新闻,让呼伦贝尔那帮人看看到底谁才是主力。

但他们的动作太慢了。在东岸人鲸吞北满,消化不良的那段时间里,他们没抓紧这个时间窗口好好建设。当然这么说可能不太公允,毕竟奉天府就是那段时间发展起来的,但问题在于吉林府为何不同时设立并开禁呢?

而“重兵”嘛,自然不可能三千多八旗就打发了。事实上这里的汉军数量也不少,总人数甚至超过了满蒙八旗,有那么点丧心病狂的感觉了。你懂的,七八千兵马,每日里要消耗多少物资?这可不是富裕的关内州县,长春厅这么一个移民垦荒不过数年的地方,这么搞真有那么多穷兵黩武的味道了。奉天府那边的移民开发虽然做得不错,但要在交通条件不佳的情况下长途运输补给品过来,确实是一个不轻的负担。如果有可能的话,清廷其实更希望吉林当地能够自行解决大部分物资补给问题,而这其实也是吉林府设立的原因了。

现在珲春副都统已经被废,地方被东岸人渗透蚕食,吉林将军手底下也就一左一右两个副手护卫侧翼了,声势大不如前。他手底下目前共有三千多满蒙八旗,基本都部署在长春厅左近,因为清廷废了老大劲修了一条由奉天府直达的公路至此,同时这片还是垦荒比较多的区域——没办法,这里相对荒凉,既得利益者少,土地好分配——有大量的资产,非常重要,不得不屯驻重兵。

吉林府的设立,其实也不超过十年。因为动了八旗亲贵的利益,曾经遇到过极大的阻力。没办法,关外八旗本来就苦哈哈的,土地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哪怕放在那里长草,那也是我自个的。朝廷要拿去给汉人垦荒,总得给个说法吧?

吉林将军的驻地一开始在吉林城(后世吉林市),但现在已经搬到了长春厅,以更好地统筹前线战局。吉林将军辖下还有几个副官,分别是伯都讷副都统(驻地伯都讷城,后世松原以北)、船厂副都统(驻地吉林城)和珲春副都统(驻地珲春),各统兵若干,负责一方面的战事。

清廷为了说服这些人,当真是费了老大劲了,各种赏赐、许诺,各种拿奉天府旗人地主们发财的事情举例,结果到最后还是步步紧逼的东岸人做了最大的“贡献”——再不放开移民,加强当地实力,就要被东岸人一口吞下了,到时候一根毛也剩不下。当地旗人们一想是这么个理,于是最后退了一步,捏着鼻子认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不谈一下清廷在这一带的军事部署了。自从宁古塔被东岸大军攻陷,军事指挥体系全部瓦解之后,清廷便重新进行了调整。目前,作为对东第一线,清廷在松花江一线设了军政两套系统,即吉林将军和吉林府,前者是军事主官,后者是民政主官,前者总揽全局,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或许是为了不过分刺激那些关外八旗老少爷们,清廷在设立吉林府后,具体选择垦荒地点时,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主要集中在旗人较少,较荒凉,同时土质不错的地区,长春厅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了。

清军在这个区域最大的据点就是扶余县城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很短,只有不到十年的样子,居民部分是当年从北满南撤的各族部落民后裔,总数大概三千出头,另外还有四千多种地垦荒的汉民,是东岸大军南下第一个需要拔除的钉子。

吉林府目前下辖永吉州(吉林县附郭)、吉林县、长春厅、扶余县、敦化厅、榆树厅、农安县、长岭县、新城县(后世松原)等州厅县屯,有屯边汉民六万余、旗民三万余。

第一骑兵团进入清军实控区后,连战连捷,让清军损失了不少物资。满蒙大地夏季暴雨多,路况极差,如果你不修高等级的硬化路面道路,那么就只能在冬季使用雪橇运输了。清军控制区的交通显然很烂,夏季当然也运输,但远远不足,冬春季节是他们的运输高峰,于是被第一骑兵团抓住软肋,连连得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