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40章 山东大旱(五)

第240章 山东大旱(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什么?要让我们去一趟庙街港?”大泊港码头上,与“加利西亚飞鱼”号年纪差不多大的船长大吃一惊地说道:“听说那边风浪挺大的,我这船再去那里折腾两下,还不得散架啊!不行,你们还是去找别人吧,我还得赶紧回登州复命呢,没空在这陪你们磨叽。你们这些人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要是不能把这条老爷船安全带回山东,上峰能劈了我,要知道,那边现在等着吃饭的嘴可是越来越多了呢!”

其实,原本黑水开拓队也是有一些水上运输力量的,奈何如今大部分渔船都在外捕鱼、捕鲸,仅有的几艘大船也在往返于山东和库页岛之间,运力紧张到了极点,不然他们也不会临时抱佛脚赶造新船了。

不过他们仍然百思不得其解,这旱灾蝗灾虽说不是每年都有,可却也不怎么鲜见,这东国人怎么为了筹集粮食赈灾而费这么大阵脚呢?你可知道毁了这么多茶、桑、棉田损失有多大么?今后又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弥补?左不过是一些苦哈哈的灾民罢了,每次灾荒年景不都得死个十几万几十万的,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么?唉,看来今后几年宁波丝茶布匹贸易要陷入低谷了,这贸易损失实在太大了!太大了哇!每每想到此处,这些宁波的豪商大贾们就感到一阵锥心之痛。

“林船长,我们现在运力也很紧张啊,而且这批货比较紧急,是廖司令点名要的,其中有武器弹药、有御寒衣物、有烟酒糖盐、有建筑材料,回程时顺便再从那边拉数百只野羊回来,支援一下山东的灾荒,所以请帮帮忙吧。”码头上的官员苦口婆心地说道,而且他们现在看起来确实比较忙,人、船、物都缺得厉害,廖逍遥那边还在发动对外东北通古斯土族的征服战争,简直是要让人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作为登莱最高长官的梁向俭也很清楚,如今远没有到可以松懈的时候,盖因这会灾民的数量仍在与日俱增,现在已经有十四万多人了,天知道再过几个月会有多少人,弄不好二十万都是有的,这就很让人头疼了。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梁向俭想来想去,就只有祭出三个终极大招了,那就是:一、继续勒索朝鲜王国,让其捐也好、赊也罢,总之不给我再刮出来个几十万石粮食这事就不算完;二、济州岛上如今数量已经非常庞大的马群可以考虑出售一些给郑氏、鲁王、南明和大顺政权,反正他们对这些黑水大马稀罕得紧,这会局势又极为紧张,想必他们都乐意吃进的,嗯,一匹马(当然是去势过的)换个十五六石粮食不算过分吧;三、那就是出兵抢劫日本沿海诸藩了,这是梁向俭最不愿意祭出的招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动,以免影响了东岸人在远东的长远利益。

而由东岸日本公司控制的钏路造船厂,因为没有蒸汽机,故只能继续苦逼地建造笛型运输船了。恰好这次山东旱灾,梁向俭也要求他们多造新船,以防万一,故魏博秋一口气建造了三艘笛型运输船(当然账面上只有两艘),打算扩充一下东岸日本公司的船队规模。毕竟现在与萨摩藩之间的走私贸易越来越频繁了嘛,而且招募日本浪人、技工(种子岛)前往北美民主自由联邦定居的行动也需要船队支撑,因此多造船只自然是符合魏博秋的本意的,恰好这次登莱开拓队、黑水开拓队都划拨了造船资金过来,真是不黑白不黑。

总而言之,如今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心里希望秋粮多多少少能保住一些、希望今年千岛群岛那边渔业大丰收、希望宁波的毁桑改粮行动能坚决地执行下去,这样一来,登莱开拓队的处境也能更好一些,毕竟单靠他们一家显然是无法应付如此严重的灾情的。

由莫大帅的妻子萝拉一手创建,历经魏博秋、梁向俭两任辛苦经营的黑水造船厂,目前也开始赶工建造新船,其中既有150吨的中型渔船,也有经典的“雅克萨”级武装运输舰,正好去年从本土新运来了几套蒸汽推进系统,正好派上用场了——目前该型船已经有了七艘,今年再额外开工两艘的话,下半年台湾银行就有九艘这类精悍、快速、实用的武装运输舰可用了,虽然它们名义上都属于第三舰队鄂霍次克海分舰队。

1665年10月5日,几乎所有在外跑的船只都进港保养、维护去了,因为一年一度的移民运输季再过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到来,这些船只再不保养就来不及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因为今年一整个夏天都在外面奔波、航行,没有时间大修,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维护保养,故今年的移民运输船的船况是史上最为糟糕的,希望到时候不要出什么海上事故吧。

这位船长有理由拒绝,因为上头之所以将他们这艘老爷船都派了出来,还不是因为现在运力较为紧张,大批船只南下马鲁古群岛买粮(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没有足够的运力来给东岸人运粮),为了维持运力,只能自身挖潜了。君不见,要不是现在正是捕鱼的黄金季节的话,黑水开拓队的那数十艘渔船、捕鲸船也都得一股脑儿地调来辽海帮忙。

而这个时候,被东岸人通过各种渠道收拢到手里的山东灾民,其总数也已经突破了十六万五千人,且还在继续上涨中。这大概是因为今年夏秋季节时蝗灾大面积爆发,使得很多仍留在家乡生产自救的人放弃了最后的希望,出外逃荒的缘故——听说满清朝廷在经过漫长的争论、交锋后,也已经正式决定放弃南征的行动,转而开放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常平仓,拨出大批粮食赈济灾民,地方上的社仓、义仓也被迫跟着放粮赈灾,一时间整个山东的局面,竟然诡异般地平静了下来,除了那些继续奔波流动、寻找食物的灾民以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