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0章 无奈的转型

第30章 无奈的转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上头这是一点不给活路啊,巴西高原真是后娘养的,坑死人了。”1678年12月10日,北宁地区行署专员刘厚非手扶一棵果树,有些烦躁地自言自语道:“不过好在我们机灵,自力更生想出来了办法,不然岂不是要死人!”

你看,原本对在东岸投资信心十足的荷兰西印度公司,现在也拐弯抹角地找人打听,东岸政府是不是要“放弃”巴西高原了?未来这里能够得到足够的在安全防卫、医疗卫生、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吗?要知道,荷兰西印度公司看中这里并花钱从旧大陆雇了一大堆德国乡巴佬来开种植园,本来就是冲着上述三个条件来的。不然的话,人家难道不会去圭亚那投资吗?不会去多巴哥岛投资吗?不会去西非几内亚湾投资吗?还不是因为那边乱、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也差啊!

而密封好的罐头,还需送到检验车间内进行检验,方式一般是加热。如果罐头内的食物发生腐败,则气体会胀破罐头,这就是不合格品了。而如果罐体完好没有被胀破,则这个罐头就是合格品,可以装箱运往客户指定的地点。

不过这个话站在国家层面来说确实没问题,可若站在刘厚非这类地方官员的立场上,可就比较难受了。因为之前热带商品的景气周期给他们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利润,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较为宽裕,可以更好地搞建设,官员也更容易出成绩得以升迁。可如今这搞的是什么鬼?投资减少,政策优惠力度也在减弱,资金管口也在被逐步束紧,这给巴西高原这片的地方官员带来了无尽的噩梦。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产业的发展,如今随着东岸人满世界地“乱窜”,殖民、贸易或探险活动不断加剧,对易保存、好运输的蔬菜罐头、水果罐头、肉罐头、鱼罐头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这是一项被长期看好的朝阳产业。事实上不光大丰和徐氏两家食品公司看好,老牌的罐头商平安罐头食品厂及马氏食品公司(原马氏果园、马氏牧场等合并而成)也将目光投注到了这个上面,并打算前往水果产量丰富的南锥及巴西沿海设厂生产。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不是完全绝对,因为东岸政府只是给巴西的热带种植园产业降温,并没有一棍子打死。更何况,新华夏岛才是出产了东岸最多的蔗糖、剑麻、橡胶、咖啡、可可、胡椒、香草、椰子、染料(部分工业无法大规模生产的染料植物)等热带种植园产品,这个全国最大的殖民地只要继续平稳维持下去,那么东岸共和国就始终不算缺席热带商品的国际市场。

刘厚非也曾经打算联络过他们,不过这两家企业最终一家去了交河港、一家去了顺化港,让他感觉颇为遗憾。不过也没什么大的关系了,他刘某人已经拉来了两家大食品公司投资,腹地的北宁诸县开发多年,农业条件非常不错,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昌顺县的生产厂区提供原料,未来将罐头食品产业慢慢做大,也是迟早的事情。

种种这些,虽然都因为东岸强大的国力而一帆风顺地实现了,可却极大损害了东岸的国际声誉——至少刘厚非本人是这么认为的——同时也将国家引入了错误的方向,给他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就像之前一位在交河港一带颇有名气的商人说的那样,东岸人将国力、资源更多地倾注到潘帕平原上,而忽视了热带地区的发展,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市场在那里,你不去占领,总有别人去占领,你不卖蔗糖、咖啡、可可、烟草了,葡萄牙人会卖、英国人会卖、荷兰人会卖、西班牙人会卖,甚至就连库尔兰人都会从中受益。

“本土现在不管我们了,卡我们脖子了,我们若是再不想想办法,转型升级的话,这往后的日子怕是要变得艰难许多哦。”看着面前这大片的桃树林,刘厚非摇了摇头,内心里显然还无法完全释怀:“也罢也罢,我们这热带种植园搞不起来了,那么以后就转型吧。罐头食品是一项长期看好的行业,要重点发展。此外,从大丰食品公司手里取得改进过的饼干、巧克力、麦乳精等食品专利授权,然后自己投资发展,也要尽快纳入议事日程了。大丰厂当年也是从自然院手里取得的专利,这么多年已然赚了不少了,专利延期也差不多到头了,现在去买,应该可以以一个很低的价格获取。要知道,咱们北宁可不光适合种粮食、水果和烟草,同样非常适合种植可可呢,北方种子公司已经培育出了适应巴西高原气候的可可种子,也是时候引进铺开了。”

新一届政府上台,搞了个所谓的“南下”政策,即吸引淤积在巴西一带的资金、技术和人力南下,开发尚在西班牙人之手的潘帕平原,并为此还搞出了一些吃相很难看的行动,比如收编身份可疑的马匪进入西班牙境内搞破坏,比如派人刺杀西班牙宗教人士,比如直接派遣军队进入潘帕平原威逼西班牙人低头。

“我们以后转型发展各类特色食品,走食品工业的路子。如此,执委会那帮老人们可再没理由指责咱了吧。”刘厚非最后想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