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训练
“营部令:10点进行全营合操,各哨须于9点30分前在码头货场集合,以上!”
这个时代的火炮精准度有限,战场上也没什么好的观瞄设备。杨旭不知道他在这时代的欧洲同行们是怎么测距的,他只知道就着目前的条件把自己认为合理的部分教给手下这帮炮手们。比如战场测距,他就决定使用手指及眼睛测距。
传令兵也是个穿越众,19岁,长得却很魁梧,身上的军服穿着都有些嫌小。
这种方法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涉及到的是数学上简单的相似三角形原理,即通过拇指的长度与所测物体的高度进行相似计算,再讲这个比值乘以臂长,即可粗略得到测量物与自己的距离。
常开胜转过身来,回了个礼,示意对方说话。
常开胜不敢怠慢,指挥部队纵队变横队,在第二哨左边的空地上以排为单位,列成5行横队。列完队后,立刻和副哨长江志清在第一排前立正,目视前方。
“向左成三队…举枪…预备——放!”
9点15分。常开胜喊着号子带着第一哨82名官兵齐步走进了码头货场,他惊讶地发现第二哨和第三哨居然已经提前过来了。
“纵队变横队,全营开步走…立定…四行预备——放!快装…预备——放!”
陆军委员彭志成前几天在分别看过各个哨的训练后,觉得可以进行全营合练了,于是就安排了今天这次训练。
全营两百多官兵就这样机械地进行着训练,彭志成看了一会儿,然后和廖猛离开码头货场,转到了试炮场上。此时,这里正由一支炮兵部队同样在进行着训练。
12月8日陆军部定下的全营合操日,从今以后三个哨就要长时间待在一起进行训练了。之前都是三个哨各自出操,按照陆军部捣鼓出来的步兵操典分头训练队列、军人纪律、基本技能等等。
这支炮兵部队的番号为新建陆军独立野战炮兵第一哨,哨长为前解放军炮兵出身的杨旭。野炮第一哨编制为45人,拥有六门4磅炮、两门8磅炮、弹药车8辆、芬兰挽马30匹(借用);具体人员包括:哨长1人、副哨长1人、炮目8人、炮手24人、马夫10人(借用)、兽医1人(借用)。
“得令!9点30分前码头货场集合。”常开胜回答道。
这支炮兵可以说是一支全新的部队,不像港口炮台炮兵中还有一定比例的熟练炮手,这支部队可以说全是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