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32章 资本(一)

第432章 资本(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执委会的诸位官僚们才猛然发现,他们为了解决因为战争在国内引发的恶性通胀,而开启了民间私有资本进入多个领域的进程,但这显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私有资本的逐利特性使得他们惯于进入利润最丰厚的行业,而为了快速获取利润,他们又会不择手段地钻各种空子。

当然这只是市场销售价。实际收购价往往只有这个的50-60%,因为后续的清理、腌制、运输、销售也是需要成本的。不过饶是如此,这些渔船在捕鱼旺季的秋天依然能够在布兰卡港周边海域赚到两千元左右。刨除缴纳的税金、修船费用、船用燃料、渔网等各种成本,纯利也在100元左右,船上所有人若是均分的话差不多恰好是每人八十多元。

比如这一次对农村劳动力的争夺,在通胀条件下实际收入水平快速下降的农民们被捕鱼业的高收入所吸引,以及一些利润率较低的工业企业(如建筑材料公司、海产品加工厂等)的工人也被大量吸引,私人资本第一次对执委会一手建立起来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体系产生了强烈冲击。

当然在这些船只中也夹杂着一些私人渔船,这是国内私人资本逐渐成长的明证。一些有钱人(主要是返乡军人)合资买上一条100吨左右的现代化机帆动力渔船,然后或者想办法高价雇佣渔民,或是自己亲自上阵(农闲时节)捕鱼。整个夏秋季节他们差不多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出海捕鱼,而冬春季节可以捕鱼的时间就更长了。如果运气好的话,一个月差不多能捕获十几吨的鳕鱼以及少量滑柔鱼、鲷鱼等,这就已经价值一千多元了。

如果放任这种行为继续的话,那么这些国营企业只能提高工人工资来应对,这势必会减少他们上缴的利润额度。也就是说,东岸共和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减少,而这些减少的财政收入里的大头本来都是用在大力从远东移民上面的,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东岸本土百姓的生活水平确实会有所提高,但从远东移民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这些打鱼归来的船只中大部分都是南海渔业公司自营的船只,计有鱿钓船艘、鳕鱼捕捞船1艘、加工补给船艘。鱿钓船、鳕鱼捕捞船这些超配了两倍水手的渔船将捕获的鳕鱼、滑柔鱼、鲷鱼、鲐鱼等渔获送到加工船上,由加工船上的水手现场清理、腌制,然后分装成桶运回布兰卡港做进一步处理,或制成罐头食品、或直接等待路过的大型货船运回国内销售。

换句话说,其实现在的东岸就等于是全民牺牲自己的生活水平来从远东移民(包括给新移民准备房屋、牲畜、种子和媳妇),只不过他们不自知而已。但从长远来看,一旦几十年后的东岸政府被资本控制,那么从远东进行移民的计划势必将终止。毕竟对资本家们来说,就近引进黑人、印第安人、马来人乃至欧洲人都比明人廉价,这脑子有病才花大代价去远东移民呢!

大批吨位在100-200吨不等的渔船不时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布兰卡湾内诸多的小岛间,然后将大批捕来的渔获送上码头。码头上是大批新来的明人移民,他们来自江北的泰兴、扬州等地,此时都穿着统一的棉布工作服,通过两座蒸汽吊杆将一桶桶的鱼从船甲板上吊下来。而南海渔业公司的职员们则在纸上记录着诸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渔船运回鳕鱼一桶(1000条),品质上等(全是大个鳕鱼)”之类的文字。

几十年后的事情执委会暂时不会去考虑,也管不着。因此,他们最终还是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给渔船发放牌照控制规模,同时也鼓励船主们去国外招募劳动力,其他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照同此例办理。另外,他们也放开了对国内粮食价格的部分管制,允许小麦等商品的批发价格在农业部指导价外上下浮动至多10%。这个典型的和稀泥政策,用某些人的话来说就是,恰如其分地显示了这届执委会官僚们的治国水平。

4月的布兰卡港附近海域是火热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