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67章 阿穆尔河新气象(三)

第167章 阿穆尔河新气象(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地方啊!”看着结雅水库周边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森林,廖逍遥满足地笑了笑,然后策马扬鞭,遥遥指着那片烟波浩渺的大湖,说道:“明年!明年我一定让人来这里筑寨修堡,同时移民两千人,在湖的南北两端各修一个定居点,将这片区域控制在手中。如果俄罗斯人傻到敢来阻止的话,老子就和他们开战!”

“现在邮政系统必须要立刻完善。”带了几十名护兵来到乌第河口的廖逍遥,一边审视着一个用粗大圆木搭建起来的简陋码头,一边朝台湾银行经理韩钱说道:“这事我觉得应该和你们的商路联系起来,贵公司的船只夏秋季节往来收购物资时,可以在庙街港—顺义乡—梁家港——乌第堡之间传递信件、情报,往来人员、物资,一年一到两次即可。至于剩下的,自然由官方船只来完成,因此综合下来,每年夏天这条航线将能够来回传递消息达三次以上;至于冬天嘛,邮政体系还是得让当地居民自己负担起来,而这往往也是劳役的一种,最低程度的要求,是乌第河及以西地带的游牧区到阿穆尔河、阿姆贡河一带的农垦区冬天要通1-2次的邮件,这将由通古斯人用鹿拉雪橇来完成。也就是说,有了这套邮政体系后,即便是偏远的乌第河流域,每年也能获得最多五次来自东岸本土的消息,已经很不错了。”

“我的两路人马,一路从结雅水库北上,一路从乌第河口南下,就像巨人的两只硕大的拳头,在兴安岭的南麓合拢,将一切敌人都挡在外面。”廖逍遥仍在继续畅想着自己的计划,只听他说道:“今后这条线以东的土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土地了;线以东的通古斯人,也早晚是我们治下的顺民。总之,乌第河与结雅河是关键,掌握了这里,我们就掌握了未来,诸君,一起随我努力吧,未来的史书上必定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的。”

1663年8月27日,带着两艘海军炮艇的廖逍遥等人顺利抵达了乌第河口一带,在这个外东北最好的季节里,他很是领略了一把这白山黑水间的无穷魅力。不过,囿于公事繁忙,游乐之心顿消大半,对于那波兰风情浓厚的幸福湾、对于那风景秀丽的大尚塔尔岛,只能遗憾地留于下次游玩了,现在还是办正事要紧。

说完,廖逍遥双腿猛夹胯下黑水大马的腹部,如离弦之箭般朝结雅河的方向疾驰而去。

8月28日,廖逍遥等不及与陆地赶来的部分骑兵汇合,便在乌第堡这边挑选了四五个精干的向导,然后带着自己麾下五十名骑兵离开了村子,沿着平坦的河谷地一路向南,朝传说中的结雅水库疾驰而去。

廖逍遥中午的时候在费雅喀人的村子里对付了一顿。这些人的村庄很小,一般在几户到几十户之间,由用桦树皮、树枝、木板和皮子做的帐篷组成。靠着帐篷的墙边安放着温暖的大铺板,铺板靠炉灶的烟囱取暖;在帐篷中间,四根柱子之间有一高台,狗睡卧其上;廖逍遥甚至还在帐篷中的大空地上看到了栓在柱子上的小小狗熊,这似乎是主人捉来取乐寻开心的;顶棚下面搭着几根木杆,挂衣服和各种破烂东西;在帐篷入口的门两边是炉灶,上面架着锅,费雅喀人用以煮饭、煮狗食和熊食。

8月30日中午,他们便在乌第河的分汊处遇到了一个同样是费雅喀人的村落。虽然有乌第村的熟人上前交涉,但这个村子的人依然极为警惕,他们凑出了近百个男丁,手执木棍、骨箭黑压压地站在村子口,廖逍遥甚至还发现其中有几杆火绳枪,也许是从俄国人手里流出的吧。面对这种没有颜色的通古斯部落,廖逍遥没和他们过多纠缠,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们几眼,心想等开过年来老子就带大兵在乌第河口登陆,到时一定剿了你们这个鸟村,看看你们这些蠢蛋还能不能嚣张得起来。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廖逍遥笑了笑,说道:“那就让他们养成这个习惯!满清的博格德汗能将他们麾下的通古斯人训练得那么听话,那么有纪律,我们为什么不行?博格德汗还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呢,他们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行!以前的事我不管,接连两任开拓队长都注重开疆拓土,但我不同,我更注重练好内功,加强控制区的联系与协调才是我最主要的任务。阿穆尔河地区,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东岸人没有理会这个抱有敌意的村落,而是继续向前进发。从这一天开始一直到9月10日午后,一路上有惊无险的马队——面对一支全副武装且来去如风的马队,傻子都不会上去找晦气——终于抵达了开阔的结雅水库旁,这个时候,距离最初出发的日子已经过去整整十三天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歌功颂德的,有些人却发问道:“那么如何让通古斯人养成将信件按时送到的习惯呢?据我所知,他们中的很多人陋习甚多,完全没有时间观念。这些人往往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把信件、文件送到,反正只要送到了就行。以前我们曾经在冬天往伯力堡送过一封军官任命书,结果是我们的军官已经亲身抵达那里了,但任命书竟然还没送到,这简直太糟糕了。”

在这后面的日子里,他们沿途果是找到了大量散居在河流两岸的通古斯人村落,其中费雅喀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索伦人)的村落都有,甚至还遇到了两个游牧的布里亚特部落,总的来说东岸人没和他们发生什么冲突,偶尔还在一些态度友好的部落里采买食品——基本都是鱼干、植物根、野果和野味,燕麦和黑麦干粮这些通古斯人概不出售,因为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些美味食品,需要到阿穆尔河一带才能买到,那里的达斡尔人和满洲人种植谷物。

“明白明白。”有官员立刻高声附和了起来。

抵达了结雅水库的廖逍遥大大松了口气,疲惫的脸上也写满了轻松:从这里再往南就是结雅河了,这是一条可以通航的大河,满载物资和兵员的船只可以朔河而上,一直开到这片深处平原内的大湖畔,这对于控制周边地区的作用无疑是极大的。想想就知道了,俄国人累死累活、刮地三尺才筹集了足够一千人作战所需的物资和粮食,结果东岸人直接从阿穆尔河口用船运来了成千上万名士兵和堆积如山的作战物资,显然这仗就没法打下去了,还不如认输算球,免得被东岸人羞辱。

“阿穆尔河到乌第河流域如此,其他的地方也要一体照办。”廖逍遥继续说道,“我既然当上了这个黑水开拓队队长,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一天,完善邮政驿传体系,归化更多通古斯人,使我们的力量能够更好地被利用起来,这就是我要抓的头等大事,而不是什么去和满清在宁古塔争锋。江志清队长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考虑,有人注重沿着大江大河继续突飞猛进,我却注重厚实基础、深固根本,先把自己的大后方给统一起来、整合起来,为此其他的暂时都可以放一放。我说这些,你们可都明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