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海军的忧虑
而海军的主要将领们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开始向海军部长大人抱怨东岸海军发展的滞后——即近些年来几乎没有添置几艘新舰,也就今年集中下水了一批,之前已经数年没造了。
“听说了么?英格兰海军要求所有途经多佛尔海峡的外国船只向他们行‘升旗礼’!不知道我国商船前往里加和阿尔汉格尔的时候要不要这么做!”闲着无事,“翠鸟”号上的一些水手们彼此间开始了闲聊。
“据欧洲公开流传的消息,1651年底的时候,英国海军已经把转业战舰的数量提高到80-100艘了(真实数量是88艘),而在十来年前,这个数字仅仅才是二三十艘,这增长速度实在是太吓人了。”李毅大声向陆铭抱怨道,“相比较之下,我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就显得过于缓慢、过于常规了,但如今我国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多,需要保护的海上交通线也越来越长,海军力量的增长缓慢已经日益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大对海军的投入,增加海军舰队的规模,是下一阶段执委会应当重点考虑的事情。”
养海军就是烧钱啊!文图拉船长的“翠鸟”号(隶属于私营“信使班轮公司”)盖伦帆船正停泊在港口内卸货,闻知海军军舰入港,他们不得不在码头官员的要求下挪到了另一处泊位继续卸货,以便把原本位置较好的优良泊位让给海军,这令“翠鸟”号上的水手们嘘声四起。
“英国军舰数量的疯涨,有过去二十年投资偏少的集中性压力释放因素在内,这是不可持续的,英国政府也拿不出太多钱继续像过去三年那样疯狂造舰,除非他们从这次战争中获得的好处远超以往,又或者克伦威尔这个独裁者继续在国内征税投资海军。”陆铭拍了拍李毅的肩膀,宽慰道:“我们海军走的是精兵化路线,船大而坚固、机动性高、火力强,官兵们士气高昂、训练有素。今年年初部里核算,部分新舰入役后,海军全年人员薪资将达到67.44万元、训练费用也将超过120万元,要不是海军自己的小金库里有大量私掠销赃费用贴补用度,这一年小两百万元的海军维持费真的能把国家搞破产的。欧洲国家的海军,没有一家有我们训练这么频繁、这么刻苦、这么科学,所以不要妄自菲薄,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对自己一年花掉的120万元训练费有信心!”
在演习过程中,4900余名海军官兵的日常饮食消耗中,大部分都要靠人口不过三四千人的盐城港供给,这对这个以制盐和渔业而闻名的港口来说其实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呢。不过也好在城市内有一定的食物积储,附近的居民又多喜欢养殖鸵鸟、放牧山羊,偶尔也会出去猎鹿、猎原驼,食物来源很是很多样的,因此勉强将这两三个月糊弄了过去——当然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整座城市的商业销售额在这两三个月间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额度,不由得不让人感叹养一支如第一舰队这样的海军还真不是个省心的事情。
“至于说英国、荷兰两国飞速膨胀的专业军舰的数量,难道海军部或执委会就不担心吗?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国力目前只允许我们拥有这么大规模的海军,这已经是极限了,除非我们大幅度削减训练费用,当存在舰队,但那样谁会同意?”陆铭说到这里,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说道:“一切都要慢慢来,穷兵黩武也要看国力允不允许的。政务院那边对每年军费的开支浩大已经怨念很深了,几次提议要削减军费投入经济建设,但都被我们拦了下来。另外,陆军的情绪也要安抚,不然这拆起台来军部的很多事情可就没法办了。他们这些年来不但人数被削减,这军费也是一路走低,从最高峰的超过80万元降到了现在的55万元左右,这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再把有限的军费向海军倾斜,难道你想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起来造反吗?”
海军官兵们对地方消费的促进作用那是相当明显的!毕竟,包括6艘战列舰——“八月十日”号等四艘外加新入役的“坚强不屈”号、“海上长城”号两艘战列舰——18艘风帆护卫炮舰、4艘食水补给船、3艘弹药补给船、2艘修理船、2艘运煤船、1艘医疗船、1艘运兵船、1艘通讯联络船总计38艘舰船的海军第一舰队,在人迹罕见的盐城港外海已经集中训练、演习了两个多月了。
“办点事咋这么难呢……”听陆铭说了这么多,知道海军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扩大的李毅顿时失望地说道。
1652年6月10日,盐城港外海的隆隆炮声刚刚结束,演习归来的海军舰船挨个回到港内休整顺带接受补给,这令小小的盐城港的居民们顿时为之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