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烟台(三)
出征的大军出发后,烟台要塞工地暂时由率船抵达此地的李毅海军上尉负责。他除了一边督促这边约一千名朝鲜民夫加紧干活外,还在八旗一营的营寨旁设了个粥场。粥场内架起了许多大锅,锅内煮着红薯粥。考虑到清军在登州府肆虐长达一个多月,造成的破坏相当巨大,乡野之间应该有不少的流民。这些流民家园早已被焚毁,粮食多半也在战乱中丢失,因此如果此时东岸人派骑兵出去宣传一番,应当能够吸引不少饥饿的流民到烟台这边来就食。这些百姓都快饿死了,能有口吃食就感恩戴德了,难道还会在乎这吃食是谁施舍的吗?
“你这杀才,倒有几分见识。”莫茗轻轻笑了笑,“你的提议甚好,不过这次就算了。我们先去把那几个刚被鞑子攻破的城池拆了,把残存的百姓迁移到烟台要塞这边来屯田耕种。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好了,时间不早了,带路出发吧!”
而且。看这帮色目兵身材高大、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火器也相当精良,看起来不是易与之辈,虽只有区区数百人,但也远不是大明那些叫花子般的卫所兵能够打得过的。更别说,他们还有那种极其高大的楼船。天爷!那么大个船!罗天生想起早上那些冒着黑烟开进海湾内的几艘大船就浑身起了一股战栗之感,不但船只威武不凡,船舱里走出来的数百名长得黑漆漆的罗刹鬼一样的兵将更是几乎把他的胆都吓没了。
随着莫茗的一声令下,当先出发的是就地组装起来的三十辆四轮马车,每辆马车由两匹挽马拖曳,车上全是行军打仗的军资,如:粮食、弹药、饮水、盔甲、帐篷等。当然区区数百人行军打仗所需的物资自然用不了三十辆大车,这里面其实很多都是空车,出去拆城墙、抢人嘛,带一些空车自然是为了装人、装物资的。每辆大车由三名朝鲜夫子照料,一些诸如伙夫、枪匠、掌旗手、鼓号手、医官之类的后勤人员坐在大车上压阵。而作为征战主力的陆军第102连十个排的步兵,以及挺身队第3中队130名士兵则列队轻装步行在车队两侧。
不过期待朝廷大军来救罗天生也就是脑子里稍稍想了想而已,并没有抱任何希望。登州府内如今哪还有正儿八经的军队哦!不说当年在孔有德之乱中被一扫而空的登州营、文登营、胶州营等朝廷经制之军,就连那威海卫、靖海卫、成山卫之类的地方卫所兵马都在去年建奴入关之战中闻风逃散,如今时间过去还不到一年,各卫实力恢复有限。基本就剩个架子了。
莫茗、萧曦等主官骑着从野人女真那里交易来的蒙古马走在队伍中间,身后跟着数名参谋以及勤务人员。新任的挺身队第3中队中队长库尔汉快步跟在莫茗等人身后,这个长得像棕熊一般的虬髯汉子身背一张步弓,腰间挎着一把莫茗送给他的东岸手工打制的高级军刀,背上还斜插着一把鱼叉——那是他以前的武器。
罗天生挖了一上午的坑,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即便是在族兄罗国士家里当帮闲,整日里忙来忙去的,但天可怜见,啥时候要他做过这么重的体力活了?而且还是一干好几天!这帮色目人实在欺人太甚,朝廷大军怎么还不来解救我等呢?
库尔汉来自库页岛北部最苦寒的奥哈地区,是一名基里亚克人,以渔猎为生。此人平日里独来独往,一次在大泊卖熊皮的时候遇到了东岸人,由于极其喜爱东岸人的烈酒和烟丝这两种商品,孑然一身的他干脆到东岸人这里投了军。后因其身材魁梧兼之勇猛无匹被莫名挑中成了挺身队中队长,并赐了一名朝鲜官吏小姐给他。
狭窄的芝罘岛已经容纳不下如此巨量的人口。因此,八旗第一营已经前出到了要塞修建地点以南约五百米处扎营。他们用从黑水港运来的大批冷杉、白桦树木扎起了一个木质的营盘,营盘外还挖了一条浅浅的壕沟,壕沟内外两侧还各拉起了两道铁丝网,一切就如步兵操典上所要求的那样,一丝不苟、严格执行。
此番出征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取修建要塞的物资和人口。毕竟,大家在这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主动出击去搜罗一些人口与建筑材料回来。鞑子两个月前刚刚蹂躏过登州府,并攻破了栖霞、莱阳、宁海、文登数州县,后来还攻破了东边的成山卫城。整个登州府被闹得鸡飞狗跳,百姓、牲畜、粮食和金银被掠取甚多,几个被攻破的州县更是十室九空、残破无比。此时东岸人过去,这几座刚遭劫难的州县根本无所抵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岸人肆虐。
1643年5月24日,装载着五百余头牲畜以及大量草料的李毅船队顺利返航。与他们一同前来烟台要塞的,还有已经弃守旌义县城的八旗第一营七百余名官兵。至此,被东岸人占据了大半个月的旌义县城已经完整地归还给了朝鲜人——如果他们忽视掉那被掳掠的数千人口和大量牲畜、物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