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兵在1917 > 349 普洛耶什蒂(2)

349 普洛耶什蒂(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浪潮行动不是说开始就开始,对于这次轰炸阿尔克斯尼斯是寄予了莫大的希望,自然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所以特别安排了长达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而这一个月的训练让很多红军飞行员“印象深刻”:“让图-3(Pe-8)在统一的队形里保持数小时需要极度的忍耐力,长时间的握持操纵杆让我们双臂发酸发涩,回到地面之后,我们大部分人几乎连用汤匙喝汤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光是飞行员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轰炸机也要进行一轮改装,因为图-3和Pe-8的轰炸瞄具都是为高空水平轰炸设计的,在低空轰炸中这些瞄具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了。所以必须将其更换。

所有参战的四发轰炸机都被换上了给伊尔-2和苏-2使用的低空瞄具,这种瞄具目镜上刻着醒目的红色十字线,帮助飞行员在对地攻击中瞄准自己的目标。所有的四发轰炸机飞行员和投弹手被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掌控这种新瞄具,当目标划过红色十字线时尽快投下炸弹。

相当一部分图-3还加装了机头机枪,倒不是为了增强自卫火力,这些大口径机枪是用来扫射地面目标的,所以其安装方式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向下倾斜十五度,而且为这些机枪准备的大部分都是燃烧弹。

训练场上,图-3和Pe-8的飞行员驾驶着经过改进的轰炸机冲上了蓝天,他们带着模拟炸弹升空并飞向模拟的目标。飞行员们在“前所未有”的飞行高度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所有的飞行员被要求飞得越低越好。

这些目标都分布在普洛耶什蒂城区近郊,围绕这座石油城呈环形散布,按代号给定的序号依次处在城区的东面、北面、东南和西南。这些炼油厂是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支柱和核心。比如其中的阿斯特拉.罗马纳、康科迪亚.维嘉和罗美标准石油的年产量都超过150万吨,最大的阿斯特拉.罗马纳年产量更是高达200万吨。

而所谓的绿色目标是指位于普洛耶什蒂西北约三十公里的坎皮纳村的斯泰瓦.罗马纳炼油厂,普洛耶什蒂城区以南约七公里处的布拉奇村的克莱迪图.米尼尔炼油厂。其中斯泰瓦.罗马纳号称是欧洲第三大炼油厂,年产量达到175万吨。

对于上述七个目标共计八个炼油厂,KGB分别进行了侦察拍照,将其中被认为是最关键的49个标志性建筑全部一一标示出来。甚至在奥伦堡附近建设了等比例的模拟建筑,用于航空兵模拟攻击。

当然,仅仅有详尽的情报还是不够的,困扰红色空军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高空轰炸的精度怎么解决。在这个问题上,空军内部提出了一项建议——既然高空轰炸精度不足,那么就低空轰炸呗!

不过这项建议却让阿尔克斯尼斯很是纠结,因为这并不是远程航空兵第一次进行低空轰炸了,上一次为了摧毁挪威的钼矿,远程轰炸机也进行了低空轰炸,但那一次损失可是比较惨重的。而现在远程轰炸机本来就数量有限,再来一次大规模的战损,那远程航空兵干脆就关门歇业得了。

说实话,这让疯狂的毛子飞行员玩得很嗨,一部分疯子在投弹时的飞行高度竟然不足十米!不止一次的有飞行员在投弹中机腹擦地。

就在红军飞行员苦练低空轰炸技术的时候,千里之外的伦敦,军情六处也发现了俄国人的企图。

“普洛耶什蒂?”李尔文看着地图喃喃自语,“确定吗?俄国人的目标确实是普洛耶什蒂?”

而且上一次对挪威的轰炸后来也证明,大型四发轰炸机的低空性能实在不理想,相当一部分轰炸机不是被德国的防空火力所击落,而是操作失误坠毁的。

所以阿尔克斯尼斯对此是顾虑重重,不过某仙人却不这么认为:“既然你想要证明远程航空兵的价值,不冒险不付出牺牲怎么可能?”

这话最终让阿尔克斯尼斯放下顾虑,选择了大胆的出击。为了一举将普洛耶什蒂的炼油厂摧毁,空军元帅也算是豁出去了。他为这次轰炸准备了150架图-3、100架Pe-8和两百架伊尔-4。其中图-3将搭载五吨炸弹从塞瓦斯托波尔起飞,走海上航线直扑布加勒斯特北面的普洛耶什蒂。

而Pe-8将装载两吨炸弹从辛菲罗波尔起飞,在海上同图-3碰头之后一起飞往普洛耶什蒂。至于伊尔-4则搭载一吨半炸弹,从赫尔松起飞,在被德军围困的敖德萨补充燃油之后,穿越摩尔多瓦飞往普洛耶什蒂。

具体的说来,就是分别从南北两线夹击普洛耶什蒂,这次超过四百架轰炸机的轰炸行动被命名为“浪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