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激战克罗斯腾(五)
而现在,老赫姆斯特拉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要身兼数职,所以他每一次射击都是“冷”的,没有修正射击诸元的可能,自然的比人家每一次射击之后都进行修正要吃亏得多。
但是考验一个炮手是不是高手也就在这里。拥有丰富经验的炮手天然的首法命中几率就要高,所以哪怕是没有修正射击诸元的机会。老头的命中率还是很可观的。
在第四次射击中,他再次命中了敌人,破甲弹轻而易举的撕开了四号坦克的炮塔,灼热的射流将炮塔里的成员全部杀死并引燃了机油。半分钟后,这辆坦克开始熊熊燃烧,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火炬。
“该死的!该死的!”克里格尔不断地咒骂着。
他们原本以为老赫姆斯特拉就是砧板上的鱼肉,那是只有被虐的份。谁想到敌人竟然这么猛,临死之前还能垂死挣扎,咬得他们鲜血淋漓。
比如说,老头就只能自己亲手去装填弹药,一百毫米破甲弹并不轻,而且他的年纪也大了,一人身兼两职确实有够呛的!
但是老头却无怨无悔,他舔了舔干枯的嘴唇,咣当一声将炮弹推入炮膛,然后不带喘气的就趴回瞄准镜前,一通猛摇手轮之后,他再次开火。
轰隆。炮弹出膛,但很可惜并没有取得命中,稍微偏了那么一点点,炮弹蹭着四号坦克的翼子板飞了过去,栽进了泥泞当中。
老赫姆斯特拉也没有特别丧气,一拧腰又取下了一枚炮弹,再次咣当一声塞进了炮膛,不过等他再次坐回到炮长席之前时,之前还在镜头里的四号坦克已经消失了。
这辆四号坦克并不是被摧毁了,之所以会从瞄准镜里消失,原因只有,这位移动速度不慢,跑出了瞄准镜的视场。而这也就意味着老赫姆斯特拉需要重新测距、瞄准、修正风偏,这一套动作可是相当费神费力的。尤其是在当年,那个坦克火控设备很简陋的时代,这一切都得依靠炮长的经验。
“干掉那个杂碎!”
“杀光俄国佬!”
不光是要考研经验,更是要依靠运气,尤其是老赫姆斯特拉这种身兼两职的情况,就更加需要运气了。毕竟前后两次瞄准的时间间隔太长,前一次射击的结果并不能提供给后一次射击多少修正的数据,这样的打法,难度是相当的大。
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在后世提到坦克的火控系统时,总会提到一个首发命中率的问题,在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的帮助下,一般差不多的坦克都能有80%以上的首发命中率。比如说德国佬吹嘘自己的火控有多牛时,总会说首发命中率在95%以上。长期的提这个首发命中率就给人一种印象——首发命中率很重要,并且首发比次发命中的几率要高。似乎是,如果首发命中率有90%,那次发就可能只有80%,接下来的第三次射击就只有70%。
这种印象是正确的吗?应该说大错特错,当然,错的不是首发命中率不重要,它确实挺重要,但是它并不是命中率最高的一次射击。不是首发命中率最高。接下来就逐级递减。
恰恰相反。如果前一次射击的结果都能被准确观察并修正,接下来的每一次射击,并不是命中率越来越低,而是越来越高。通俗的说,首发命中率有80%,那哪怕这一发打飞了,但你经过观察和修正,那么接下来的命中率从纯粹数学的角度说。会提升!
也就是说,经过观察和修正之后,后一次射击的命中率必然比前一次高。而如果你不进行修正,那么接下来每一次射击中,命中率是绝对不会高于首发命中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