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最风流 > 187 皇甫迎军报贼情(一)

187 皇甫迎军报贼情(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原因有四:一者荀贞出自颖阴荀氏,其族虽不及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样的海内冠族,然亦是名族,对其族之清名,弘农县的士民是有所听闻的;并且荀贞的族父荀爽数十日中,屡次得迁,被董卓恭恭敬敬地拜为司空,弘农县的士民亦知。

其次,荀贞在徐州等地爱民敬士的种种政措,弘农县的士民虽然离徐州很远,但荀贞前往朝中上计、进贡的吏员,去长安必经弘农县,故而弘农县的士民也略有听闻,间接来说,弘农县的士民对荀贞不算是特别陌生。

再其次,张济等凉州将校在弘农干得着实太坏。张济、段煨、杨定三人,除了段煨在华阴县颇是劝农耕桑以外,张济、杨定都是唯掳掠而已,当地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其四便正是因为荀贞手里有刘协的密旨,亦即,他这次兵到弘农,不是割据势力之间互相争夺地盘的不义之战,他是奉了王命,往长安勤王救驾的。

就是以上两点不说,只这第四点,弘农的士民对荀贞就不会有什么排斥之意。

在打下卢氏,相继击败了胡车儿、张绣这两支兵马以后,又倒确是有部将进言荀贞继续进军,趁此两胜,夜取弘农县,但弘农郡毕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弘农县是张济的老巢,对於弘农县中张济所部现下的具体敌情,荀贞於下也并不是非常的清楚,所以谨慎起见,荀贞没有接受部将的请求,而是驻营於卢氏县与弘农县的县界,准备等到次日天亮之后再取弘农县。

翌日一早,荀贞率部拔营,沿着烛水向弘农县进发。

快到中午,前边军报传来:张济已然弃弘农县,西向华阴遁去。

行约四五里,又有斥候禀报:弘农县的士民出城相迎。

从在荀贞旁边的臧霸笑道:“明公,果如奉孝所料,士民箪食壶浆以相迎也。”

席间有弘农士人向荀贞进言,说道:“张济今虽为将军所败,窜逃华阴,然其遁走之时,所带部曲犹数千众,若被他逃入华阴,或不利於将军勤王救驾,将军何不立遣精锐,追而歼之?”

荀贞回答说道:“张济遁逃已久,今纵追之,不及也。他遁逃时,虽带了数千部曲,然李傕、郭汜数万之众,於我眼中犹板上之肉,况乎其区区数千之众?不足为虑也。”

又有人问荀贞打算何时杀往长安,说道:“将军既已光复弘农,未知打算何时入长安勤王?”

荀贞回答说道:“我今所率来入贵县的兵马只有五千,需等尚在新安、宜阳以东的主力与我会师於贵县以后,才能再做进关中勤王之议。”

便有士人急切地问道:“如此,则敢问将军,不知将军主力何时能到鄙县?”

荀贞骑於马上,抚短髭而笑。

到弘农县城外十余里,相迎荀贞及其所部的士人、乡老跃入眼帘,牵羊、提酒,密密麻麻,何止百余之数!荀贞令部队不许进城,择地筑营,亲与这些士人、乡老见面。

是日晚,荀贞於营中设宴,和迎接他的弘农县的士人名宿、乡人三老欢饮达旦。

荀贞对他们甚是敬重,这些弘农的士人、三老对荀贞亦是极为赞颂。

却是说了,这是荀贞初次来到弘农县,弘农士民为何对他如此热情?不仅几乎“倾巢”相迎,而且赞语不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