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汉贼不两立!
众人一起骇然,牛校尉站起身子,就踩在车沿上远眺过后,对方应物和马校尉道:“看这狼烟距离不远,并非北面边墙那边的墩台,而是从高家堡冒起的!”
当然也有二逼路线,那就是南下河南,从河南绕道进入陕西,再从西安府北上长驱千里抵达榆林,迂回路程合计三千里以上。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敌军已经越过边墙,到高家堡外了。刚刚振振有词、分析不可能遇到达贼的方应物感觉自己被北虏们打脸了……
再继续向西,在刘家川地方西渡黄河,这便进入了陕西府谷县。最后从府谷县折向西南,再走几百里,就可以抵达目的地榆林了。
看着别人慌里慌张的,方应物大喝一声:“镇静!无需担忧!我昨日看过地图,知道高家堡是沿河而建,而边墙又不可能封住河流。所以必然是小股达贼从河谷沿岸穿越而来的!
其次,这几年北虏内讧得厉害,贼酋满都鲁和几个太师杀来杀去,简直人头滚滚。所以不会有大动作倾力南下,最多就是零星散贼。
有马车坐,路上就可以轻松不少了。至于车夫,更是简单,这年头马比人贵,有了马还怕找不到人?
第三,达贼没有攻城能力,我尽可能在榆林城里活动,当然是高枕无忧了!”
还好,方应物拿着自家父亲的名帖去拜访了刘棉花,将朝廷配给刘棉花的马匹借来用了,然后又买了辆最便宜的大板车。
牛头马面彼此对视一眼,只能叹服,读书人就是懂得多,难怪别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从边关京师到边关榆林,比较普通的路线是这么走的——向西过马水口到蔚州,然后经过广灵县进入山西,沿着二长城抵达雁门关。
边军之所以在此建堡,就是要堵住河谷要冲之地!高家堡的位置肯定封住了河谷出口!所以达贼虽然冲到了高家堡外面,但还是过不来的,我们没有危险,迅速赶路就是!”
方应物选择的当然是普通路线,毕竟他既不是文艺青年也不是二逼青年。但这条普通路线也是要穿山越岭的,真要用两条腿走起来同样很累。
方应物话音刚落,前面车夫突然高声大叫起来,“狼烟!狼烟!狼烟!”
这样可以饱览塞外大漠风光,顺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赶路,同时还能放飞心灵,尽情地发泄都市生活压力……不过最后是抵达榆林还是被北虏捉去当奴隶,那就听天由命了。
车上三人一起扭头看去,果然看到远方高家堡方向升起了滚滚浓烟,只要稍有边塞知识的人都懂得这象征着什么。
最文艺小清新的路线就是从京师先到宣府,然后沿着长城一路向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