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金子总会发光
给他弄个能满足虚荣心的名头?还是给他找个女人成家立业?孙大使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他可以很认真及时地将工作完成,叫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但好像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热情度。
但他却没想到自己处境如此凄惨,还是靠着孙敬面子才有了存身之地,那还有什么脸皮去打孙小娘子主意?
比如说,方应物从来不主动想法子去揩油水,这就是最大的冷漠表现!管仓库的人群中,从库丁到小吏,再到大使,谁不想法子在规矩范围内占点便宜?
一路同行的孙氏父女也离开了,本来方应物还曾经打过孙小娘子主意,比如用学艺之类的名义留下她。
但方应物从来没有,如果因为是新人不熟的缘故,倒也情有可原,但孙大使数次暗示过方应物可以去做点什么,结果每次都没有回音。
过去无论换谁来坐在方应物这个位置上,不但计算速度慢,而且时不时要出错。
然后每半个月盘点一次账目,每样物品算出一个数目,然后逢朔望之日汇报给孙大使。
所以孙大使不得不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去核准和校正账务,这是一件很让他感到麻烦和多余的工作,但又不能不做,不然他无法放心。
方应物的工作很枯燥乏味,孙大使告诉他进了若干若干东西,他在账本上记一下,孙大使告诉他出了若干若干东西,他还是在账本上记一下。
自从方应物来了后,孙大使确实感到轻松省心不少,好像是憋在水里的人忽然钻出了水面,狠狠呼吸了几口空气的痛快感。
还是方应物安慰了两人一番:“两位放心好了,此处只是暂时的安身之所而已。如今城中没有读书人做官,难免受几分委屈,等新巡抚上任后,我这般人才自然就有出头之日了!”
看在孙大使眼里,这绝对是年轻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不安心基层的表现。
但他们对方应物还是有点小内疚的,总觉得将方应物丢在仓库这种地方,有点不负责任。回去以后,若朝廷里有大人问起来,似乎也不好交待……
这应该是十年一遇的人才!孙大使忽然觉得,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才能稳住方应物,安安心心给自己打下手。
牛马二校尉走了,他们重新领到了勘合,便抓紧时间回京去也。榆林这种边塞新城,在他们眼中实在没什么值得留念的。
布政分司下属的仓库有好几个,广有仓一听就是储备各种粮草的,抚赏库一听就是储存银子的,至于方应物所在的广有库,那是存放各地解送来的布匹、食盐、颜料、木材的,与其他仓库比较起来可以比喻为杂货铺。
而且方应物进退有度,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送走了熟识的人们,方应物便正式在广有库开始工作。
可是这方小哥儿有一样叫孙大使很郁闷,他的神态永远是风轻云淡,永远是应付差事的模样。
在方应物怅然之余,孙小娘子却偷偷告诉方应物,她和父亲专门负责解送本乡缴纳的物资,每年要到榆林两次。一次是夏税布匹,一次是秋粮粮草,所以到了秋天时还会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