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 > 第141章 十年一遇的人才

第141章 十年一遇的人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按本朝章法,府有府学,县有县学,卫有卫学,学中聚起各色生员。但榆林卫新建不过数年,延绥镇移驻榆林也只五年,至今尚未有学校。

你方才说要辅佐本官,这没有问题,忠良之后岂能慢待?正好本官身边缺人用,若不嫌弃也请你作西席,总比你在仓库当书办强得多。”

自报家门正常,自报师门也是可以,但连外祖父都报出来……封疆大吏杨巡抚对此哑然失笑。

方应物大喜,这才是他的目的,便再次拜见道:“谢过抚台提挈之恩!晚生敢不尽心尽力乎!”

但杨巡抚是果断能看明白的,少保大学士商素庵公显然是前首辅商辂,巡抚江南苏松十府王石渠公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恕。

杨巡抚摆摆手,“客套话便不说了,想必你也是胸有成竹,还请道来。”

方应物偷偷观察,见杨巡抚听得仔细,“前些年达贼屡屡受挫,又建边墙阻之,北方河套一连平静了几年。但几年过去,达贼渐渐复起,边墙又要燃烽火了。

很美丽字面意义下,其实就是被发配边疆罢,而且过的看来不甚如意,居然惨到了去仓库当书办的地步。

抚台刚刚上任,就面临这种状况,万万不可轻忽。一旦阵前失机,抚台也要获罪下狱。”

难怪此子特意将外祖父列到名帖上,也是花了心思的,绝非故意炫耀……杨巡抚又把目光落到了“奉旨军前效力”和“广有库书办”两行。

杨巡抚眉毛皱得更紧了,本来挺不错的心情,被方应物这一分析,立刻紧张起来。他暗暗想道:“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己这段时间是不是太过于轻松了?”

杨巡抚伸手接过方应物那两份名帖,抬眼看去。第一张还正常,第二张却跟家状简历似的,各种牛气冲天的官衔和名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方应物斩钉截铁地说:“抚台到了榆林城,首要第一件事情就是办学校!”

崔师爷苦笑道:“当头便收到两份名帖,还是亲自与东翁禀报的好。”

“嗯?”杨巡抚一时间没明白,办学校兴教化的确是很有面子的政绩,但为什么是首要大事?

忽然瞥见崔振飞崔师爷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杨巡抚诧异道:“崔先生不在前头把住门口,却过来作甚?”

杨巡抚闻言不禁收敛了笑容,虽然延绥镇和陕西省成了两个并列行政区划,但人文地理上又很难将延绥镇和陕西省硬性割裂。既然王家是影响力巨大的陕西大族,那就不能太轻慢了。

方应物用“内忧外患”吓唬完抚台老大人,便闭口不言。

秦知县过眼看了看,连忙答道:“王石渠公乃本省三原人氏,王家亦是本省大族,三原书院就是王家所办。”

杨巡抚抬头看到静立的方应物,开口道:“本院昔年数次升迁,有了布政使之位,皆得力于商相公,与你原本也不是外人。

崔师爷在一旁,将情况简单禀报了一番。心情不错的杨巡抚指着名帖末尾,对秦知县道:“此子真是年少气盛,连他外祖父都列上去了,江南巡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