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只好以身相许了
从旁边传来悦耳清脆又带有几分熟悉的问候声音,“喂!方相公你没受伤罢?”
慌慌张张地目测了一下距离,也不知是心理因素还是确实如此,好像比之前追得更近了。
“自打我入了社学,便有个亲戚送了一匹好马为贺,不如下午同去。”
这个发现让方应物头脑一片空白,一时间面无血色。难道堂堂的一代穿越者,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先把小命交待在这里了么?
“如今到了秋高气爽季节,我想去跑跑马。”
正在要命的关键时刻,方应物忽然感到忽然耳边响过“嗖”地一声,不知从哪里冒出一支箭,沿着他侧面飞了向后方。
说时迟那时快,一追一逃,瞬间两匹马一前一后就冲出了两里地。
何况从实用角度出发,边镇随时都会有军情。逃命也好,还是随军出征捞功也好,骑马都应该是高级幕僚必备的吃饭本事。在榆林城就没见过轿子,连杨巡抚这等文人大员,一样也是骑马出入。
方应物眼瞅前面快跑到了大道上,那么大道上总该有行人了罢?想至此,方应物连忙扯起嗓子,不停地大呼小叫的喊救命。
方应物确实是想学骑马的。既然到了边镇效力,不学会骑马就等于白来了,哪个男儿没有纵马扬鞭的豪情?
一方面企图招来附近看不过眼的英雄好汉,亦或是路过的官军;另一方面,想要借此吓阻后面的贼子,到了有行人的大路上,他想杀人总该有所忌讳了罢。
“今日下午也不上课,你有何打算?”
随后便听咚地一响,再回头看时却看到那贼人已经掉在了地上,一支箭尾显露在贼人的喉咙外面。
方应物虽然竭力维持师道尊严,一马当先地走在最前方。学生们亦步亦趋跟在后面,但也没闲着,互相小声说话:
正中喉咙,八成是活不成了……方应物死里逃生,长长松了口气,一时间还有点木然,身子仍然趴在马上一动不动。
前文介绍过,榆林城西半城多是各种衙署所在地,高级武官也多居住在西半城,所以与方应物同路回西城的学生多半都是高级武官子弟。
那两个学生闻言愣了愣,随即大喜道:“好极!愿与方先生同行。”
可是路边都是拉大车的民壮,望见这一幕只会目瞪口呆,短时间内没有出手相助的。
方应物耳朵动了动,猛然回头,对这两人大喝一声:“算我一个!”
方应物又一次向后看了看,这凶人依然纠缠不休地死死追赶,仿佛完全不顾自身安危,眼中只有他方应物。
“甚好,午后威宁门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