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功高不赏……
脸色同样变了又变,最后颜先生只能丢下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也,你好自为之,有你来苦求的时候!不要以为功名就是护身符!”
方应物一口气说完,暂时停住,等待别人消化。这时候人人都听出来了,方应物列出这四条,肯定是奔着“议功”这一项去的,登时堂上堂下一片哗然。
颜先生愕然,不知方应物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骂得这叫一个凶狠……不过他这种文人,被方应物这种父子两进士的人骂起来,只有自卑的份,连还口都还不得。
所谓清流,无非词林科道之流,以清议督察见长,很少有特别重大实绩的,但方应物好像是特殊的一个。
你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帮闲清客,也敢为虎作伥、张牙舞爪!速速滚了!免得玷污了我方家的门面!”
方应物与穆文才这级别的纠纷,本该副都御史来审理就可以,但左副都御史称病不出,右副都御史屠滽与方应物是同乡,需要避嫌,所以最终还是由掌院都御史李裕亲自来询问。
听到方应物主动提起八议,在场众人心里忍不住都思索起来,方应物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这八个字里,他到底能挂上哪一条?
方应物轻松自如地与周围打着招呼,都察院御史里有不少他的熟人。但是别人只能沉默,今天实在不看好方应物的结局,这种淡定更多只是一种无畏的姿态罢。
而且一般八议都是由第三方提起,没有当事人自己提出来的,不然就有点自吹自擂嫌疑。
不承想,进了都察院后方应物吃了一惊。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穆文才来的居然比自己还要早。此外各种前来围观的御史也不少,就连东厂也派了办事太监来坐堂旁听。
众人都陷入了惯性思维,拿一般清流模板来看待方应物,却险些都忘了,方应物身上实打实背着许多件大功。
还没等众人想起什么来时,方应物朗声道:“成化十四年,下官在榆林进献筹边策,西北边关至今宁靖,此为一也;成化十五年,下官检举浙江海塘之案,避免海潮破堤,江南千里良田变为泽国,此为二也;
及到次日,又是都察院召去问话的日子。今天方应物没有逃避,并且再一次拒绝了父亲大人提出的“负荆请罪、断尾求生”的法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往都察院。
成化十六年,下官献奇袭威宁海之计,大军斩北虏酋首而还,献俘阙下告先皇之灵、雪土木堡前耻,此为三也;
方应物大袖一挥,起身回了内院,送客都不送了。
成化二十年,国库亏空,下官奉旨督粮江南,解国库之危难、保京师之足食,此为四也!以上四条,皆登录于内阁诰敕房功绩簿,桩桩件件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