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 > 第5章 外面的规矩

第5章 外面的规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让方应物感慨的是,怎奈这不靠谱的父亲定要借钱出门游学,两年来放着县学廪粮不领,那就真怪不得别人了。

二叔爷方知礼思索片刻,“不如这般,二房让出一亩地,折算为七两银子分给大房,这下两边便扯平了。”照这个方案,二房最终得到五亩田,而大房将得到三亩田。

只能说家门不幸,出了个败家父亲……他心里不由得盘算起来,若村里的事情了结后,一定要想法子去县城。一是看看能否将本该属于父亲的廪粮要一些回来,二是开开眼界,考察一下县城状况。

方应物当然不可能要叔父的命,于是事情又僵持住了。众人便又齐齐看向方知礼,欲等他老人家拿个主意。

如果真能代替父亲从县学要回一些补助,那无论还债也好,糊口也罢,手头就宽松了许多。

方知礼看双方越闹越不像话,重重地咳嗽一声,把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老夫无能为力了,你们自己去打官司罢!”

但方清田仍心有不甘,感到自己吃了亏,心里像针扎般难受得紧。忍不住又对方知礼道:“山间水田有价无市,拿着七两银子也很难买到,其实田比银子值钱。二叔叫我让出一亩未免太便利了些,须得有些其他添头才好。”

闹到这里便就此散了,众人只当看了一场方清田的笑话,今天他可真是被侄子戏弄得成了村中笑柄,一边议论着一边下田干农活去了。

没有得到自己预谋的六亩田地,方清田无可奈何。今天大侄子的老练和果断让他猝不及防,这完全不像是十五岁少年人的行事手法,谁家十五岁少年人就敢于这样当家做主的?

方应物回到屋中,又为分家的事情考虑再三。自己这边也是急于摆脱琐事纠缠,既然已经出过气了,干脆就此答应三亩五亩的分法?

别忘了对农家而言,春天是青黄不接最穷的时期,就算熬到了秋收,除去口粮税粮外,一般农家也剩不下多少。

不知不觉日上三竿,方应物从沉思中惊省过来,顿觉头晕眼花,从昨晚到现在他可是粒米未进。可是自己屋中是没有食物的,又与叔父翻了脸,还能去哪里吃饭?

但问题在于,方清田自家日子紧巴巴的,哪有七两白花花的现银付给方应物?就是用米和绢等实物折合,那也拿不出来。

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真真愁死人也,这种山村连个饭馆都不会有的。

淳安县一亩水田的时价是六七两银子,如果二房方清田掏出七两银子便能多分两亩地,那绝对是很划算的。

况且今天他已经小小教训过叔父了,也没必要再继续死缠烂打,这么多乡邻在此看着,自己还是要讲究些门面功夫,兔子不吃窝边草乃是至理。

如果他这边只分到三亩田,看似很吃亏,其实细算起来并不亏。父亲方清之身为一等廪生,若肯老老实实在县学读书,是能从官府得到补助的。这个补助叫做廪粮,每月六斗,一年下来可相当于五亩田地收入。

这个亩数差不过可以保证他的生存和口粮了。当初确实为了父亲的功名卖过两房的公田,二房多分两亩也是应该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视为大房卖了四亩实地,得到价值五亩田的铁饭碗。而现在方应物又从公中分走了三亩实地,折合起来相当于总数八亩田,比二房的五亩田还是大赚了的。

方应物瞥了叔父一眼,“念在亲戚之情和二叔爷斡旋的面子,我长房愿意退让一步,只要那三亩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