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不同寻常的提学官
从县城回到了上花溪村家里,方应物正要招呼兰姐儿沏茶,却见自家小妾拿了一封帖子递给他,“夫君,今日有个人从仁寿乡过来下帖子,听他自报家门是商相公那边的。”
今年淳安县没有大灾大难,也没有大的徭役,算是一个好年景。行走在村落之间,很可以感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愉快。
商相公?方应物连忙将杂念抛出去,接过帖子浏览。原来是商相公致仕回家后,要在族里办一座书院,过几天要开张了,所以邀请宾朋见礼。
却说纳完秋粮就到了年底,一年忙到头,此时村民终于迎来了冬闲时候。
这倒没什么,方应物放下帖子,脑子灵光一现,突然发现新任提学官不同寻常的原因了——因为商阁老在淳安啊!
只要在府城考试,知府当然就是提调官和监临官,但大宗师却跑到淳安县主持考试!这又毁了他方应物的第二道保险!
其实在之前方家根本没有功名,方清之的秀才就是本朝破天荒头一遭,以至于在宗祠里挂了个县学生员牌匾庆贺。
在淳安县考,提调官可能会变成汪知县,但方应物对汪县尊却不敢万分放心。这倒不是说汪知县不行,实在是因为官场地位在这里摆着。
依照习俗,科举上有了显著成就,比如举人或者进士,就要在宗祠里挂牌匾,以示光宗耀祖。方清之的解元功名是绝对值得大书特书的,牌匾不能不挂,全族砸锅卖铁也要做一个。
朱知府和提学官平级,性格又强势,敢作敢为;而汪知县却差了几个级别,本性又比较软。所以有些事情朱知府敢做,汪知县却未必能指望。
一时之间胡老先生也没什么办法,在这件事情上继续纠缠下去纯属自取其辱,胡家输得起阵但丢不起这人。
这尊才致仕半年、余威尚在的大神就在淳安县,提学官跑到淳安县主持考试,当然就是为了在商阁老家门口表现自己,顺便想碰机会与商阁老亲近一二。貌似公正公平的糊名,大概也是出于这个心理。
此外还有一件大事,属于花溪方氏的解元牌匾终于做好了,在一场全族出动的隆重仪式上,挂在了方氏宗祠里。
方应物近乎百分之百的录取可能性,一下子被两个不同寻常打成了无限接近于零。自家事自己知,他写两笔文章没问题,但要说在淳安县精英组里能出头,那是自欺欺人。
虽然方应物对依附过来的租户不错,只收了象征性的亲情价,但一百四十亩田地算下来,再加上原有的三亩本业田,也收了十来石租子,足够他和兰姐儿开销的。至于三十两外债,考完秀才再说罢。
方应物从公告下面默默走开,骂大街并不顶用,还不如想想对策。他知道,所有不同寻常之处必然也有一些不足为人道的内幕原因,可这次原因又在哪里?
在今年晋级为地主少爷的方应物腰包也略微鼓了起来,因为收到了人生当中第一笔租子。